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治河四策

治河四策

一卷。李佳白撰。李佳白(Gilbert Rdid,1857-1927)),美国人,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先后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和纽约协和神学院,曾获神学博士学位。清光绪八年(1882)来中国,在山东烟台、济南传教。二十年至北京,次年加入强学会。同恭亲王奕訢、李鸿章、翁同和等人交往甚密,曾提出《中国教育计划》。二十三年在北京创立尚贤堂。义和团运动时,曾任英国侵略军翻译。二十九年在上海创立尚贤堂。宣统三年(1911)创刊《尚贤堂纪事》,鼓吹新学旧学调和论,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2年帮助陈焕章成立孔教会,并把孔教会列为尚贤堂国际教务联合会一员。后又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接办法国人的《北京晚报》。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倾向德奥,同年底被中国当局驱逐出境。1921年再度来华。在北京恢复尚贤堂。次年创《国际公报》,散布共产主义不适宜中国的谬论。1925年组织“中外睦友会”,攻击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后死于上海。著有《中国排外骚乱的根源》、《中国一瞥》等。其尝因中国河患频仍,久无善策,由铁门关亲冒风涛,逆流而上,探悉受害者之由。因而博采西法,撰《治河四策》,光绪二十二年刻印。首述西方治河成法,列举美国、意大利、埃及、印度等国治河之法。次为治河说,主张匀堤、建闸、筑坝,要不出乎潘季驯束水攻沙之意。次为治河建闸说,主张于河堤两旁作石闸外,并建节水放船二闸。次为以工代赈说,主张因被灾之民,治被灾之区。诸法皆颇切实用,可供治河者参考。

猜你喜欢

  • 论语参注

    二十卷。清崔暕撰。崔暕字晦贞,长沙人。是编备载朱子之集注,以相发明,复附以己见,以折衷讹异,其例先列朱注原文,自说则以“参注”二字别之,其中瑕瑜互见。所作参注大都意在救时,一以正人心为主。该书有光绪十

  • 半轩集

    十四卷。明王行(1331-1395)撰。王行,字止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授徒于城北齐门。洪武初,有司延为学校师。后馆凉国公蓝玉家。蓝玉荐之太祖朱元璋,得召见。蓝玉诛,王行亦坐死。事迹具载《明史·

  • 快独集

    十八卷。明李尧民(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李尧民字耕尧,山东济宁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著有《快独集》。此集为李尧民诗文别集,凡十八卷,诗六卷,文十二卷。前有

  • 重言

    二曰: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闇,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唯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故言无遗者。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

  • 欧余漫录

    十二卷。明闵元衢(生卒年不详)撰。闵元衢,字康侯,自号欧余生,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自以为终身不第,有似罗隐,乃著《罗江东外纪》,另著有《欧余漫录》、《吴兴艺文补》、《增定玉壶冰》等。乌程县有座升

  • 屈骚指掌

    四卷。清胡文英(生卒年不详)撰。胡文英,字质余,号绳崖,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乾隆三十年(1765)贡生,官直隶高阳县知县。有《吴下方言考》,所著《屈骚指掌》为胡氏多年研究屈赋的专著。卷首有:王鸣盛

  • 传信适用方

    二卷。宋吴彦夔(生卒年不详)撰。吴彦夔,字拙庵,南宋医家。此书旧本不著撰人姓氏,《宋书·艺文志》载此书亦不言作者,《四库全书》据陈振孙所言断为吴彦夔所撰,成于南宋淳熙庚子(1180)。全书分上、下两卷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三卷。赵钺、劳格撰。赵钺、劳格,均见《唐尚书省郎官自柱题名考》条。唐太宗时,御史台别置台狱,囚禁刑徒,以备审讯。武则天时任用酷吏,台狱恒满,殿中侍御史崔惇又于其旁列置精舍,以佛典忏悔刑徒,因撰《大唐御

  • 尔雅郝注刊误

    一卷。清郝懿行原撰,清王念孙刊误。是编前有共和八年己未(1919年)罗振玉序。是编原写本旧藏贵阳陈松山家,首尾朱墨烂然,凡一语有未安,一字有讹脱,均以朱笔订正。以书迹观之,多出念孙手,间有一二为引之所

  • 皇明通纪辑要

    二十四卷。明陈建(详见《皇明从信录》)辑。孙镔原订,清马允晋增订。陈氏尝撰《皇明通纪》,记洪武、永乐至正德、嘉靖、隆庆朝事。万历至天启朝则由马氏根据诸家之书,正以实录以续之。该书于辽事记载颇详,这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