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殷芸小说

殷芸小说

十卷。南朝梁殷芸(471-529)撰。殷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人。性洒脱倜傥,励精勤学,博洽多闻。齐武帝永明年间,为宜都王行参军。入梁,为临江王记室,历任散骑侍郎、尚书左丞、中书舍人、国子博士、昭明太子侍读等,经至秘书监、司徒左长史。所编《小说》为轶事小说集,是我国第一个以“小说”为书名的小说本。此书的创作,据清人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称:“此殆是梁武作通史时,凡不经之说为通史所不取者,皆令殷芸别集为小说,是小说因通史而作,犹通史之外乘。”书中所记琐事遗闻,起自周秦,迄于宋齐,分秦汉魏晋宋诸帝、周六国前汉人、后汉人、魏世人、吴蜀人、晋江左人、宋齐人十卷。小说的材料,基本上是采集群书而成,援据广博,征引繁富,保存了不少为正史所不载的珍贵文献资料。除此之外,亦间有他自己的创作。在记历代轶事之外,兼记鬼怪异闻、民间传说、地方风物及名人遗迹等,题材广泛,又“言约旨远”,富于形象性,和《世说新语》相埒。在艺术手法上,以虚构的事实和情节,描绘历史人物的面貌而又不失历史真实,使其轶事小说具有较广泛的传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在编排体例方面,它打破了《世说新语》的分类方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结构全书,有助于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但它把历代帝王单独列在全书之首,也反映了作者割裂历史的思想局限。原书三十卷,至隋存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小说》十卷”,“梁目三十卷”。宋时避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讳,改“殷”为“商”,故又称《商芸小说》。《殷芸小说》今已散佚。鲁迅认为此书“明初尚存”,近人余嘉锡认为此书“元末犹存”,“疑其亡于明初也。”鲁迅《古小说钩沉》本辑佚文一百三十五条;余嘉锡辑本一百五十四条,依原次第编为十卷,题为《殷芸小说辑证》,载《余嘉锡论学杂著》。今人周楞枷所辑《殷芸小说》,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系在鲁迅辑本和余嘉锡辑本基础上完成的,佚文增至一百六十三条,亦分为十卷。

猜你喜欢

  • 雅论

    二十六卷。明费经虞(1599-1671)撰。其子费密又有增补。费经虞,字仲若、号鲜民,四川新繁(今新都)人。费密详见《燕峰文钞》。是书详论历代之诗,凡二十六卷。分源本、体调、格式、制作、合论、工力、时

  • 龙溪全集

    二十卷。明王畿(1498-1583)撰。王畿,字汝中,号龙溪,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受业于王守仁之门。著有《樗全集》、《龙溪全集》、《龙溪语录》。是集为其子应斌、应吉所

  • 祝子遗书

    四卷。《附录》一卷。明祝渊(1614-1645)撰。祝渊,字开美,浙江海宁(今嘉兴)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初,崇祯十五年(1642),刘宗周以劾周延儒下狱。祝渊与刘宗周素不相识,上书救之。逮治

  • 佩文韵溯原

    五卷。清刘家镇撰,其子齐昂校。家镇字奂为,福州人。其自序略云:诗家以押韵奇险相尚,于《广韵》《集韵》等书挈音韵之总要者,往往置而不观。我圣祖仁皇帝御定《音韵阐微》,集韵学之大成,洋洋盛典,但其书罕传,

  • 孟子游历考

    一卷。清潘眉(1771-1841)撰。潘眉字寿生,又字稚安,江苏吴县人,清学者。曾应邀纂修《高州府志》。著有《三国志考证》等。此书以《史记索隐》所引《竹书纪年》考证田齐纪年,从而考订孟子生年及游历先后

  • 学易讨原

    一卷。清姚文田撰。文田字秋农,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此书共12则,据其自序云,此书作于由闽至粤的途中,“途中孤寂无事,因忆昔年学易而似有得者,分条诠次,每抵逆旅,则索

  • 读易日札

    无卷数。清茹敦和撰。此书是作者平日读易所得札记,故书凡数万言,既无卷数,亦无先后次序、册数。名曰日札即为随便自记之手札。此书内容比较庞杂,然亦有诸多可取之处,如谓离有征伐象,明夷之九三曰南狩,得其大首

  • 张谘凉记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称:“《凉记》八卷,记张轨事,伪燕右仆射张谘撰。”《十六国春秋·前凉录》中有《张谘传》,即为此人。其它史籍中称张证、张资作《凉记》,皆为误传。刘义庆作《世说新语》时,两

  • 禹城县志

    ①八卷。清王表纂修。王表字左沧,安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禹城知县。王表掌禹城,正逢朝廷檄征邑志,王表奉命纂修。因袭明志甚多,历时二月而成。《禹城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建置沿

  • 小丁卯集

    二卷,附《梅花百咏》《茹荼百咏》。清许在璞撰。许在璞,生卒年不详,字玉仙,号冰壶老人,江苏常熟人,陆叙臣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许氏家刊本。书前有沈德潜所作序言及作者自序,还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