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歧路灯

歧路灯

清李海观(1707-1790)撰。李海观字孔堂,号绿园,河南宝丰县人。他出身于农村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三十岁时中乾隆元年恩科举人。但在中举之后,科名上并不顺利,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共逢三次会试,皆落第,继而死了父亲,也就绝了此想。五十岁以后,约宦游二十年,从残存诗文推知,行迹近半个中国。晚年在贵州思南府印江县做过一任知县。告归后,到老家新安县北冶镇教过书,亦到北京暂住。八十四岁死于宝丰。主要著作除本书外,还有《绿园诗抄》、《绿园文集》、《拾捃录》等,均未刻板刊世,已散佚。《歧路灯》全书一百零八回,叙明嘉靖年间祥符(今开封市)青年谭绍闻,在丧父之后,受母亲溺爱,如何被同辈浮浪子弟引诱,吃酒赌博,斗鸡走狗,狎尼宿娼,宠娈童,炼黄白,终至倾家荡产,后来回头向善,重新作人的故事。作者用写实的手法,刻划了二百多个人物,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各具形态,呼之欲出。通过各种人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以及当时社会上的风俗、人情、典章、制度等,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浩瀚的社会生活图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故《歧路灯》“是文学作品,又是活生生的形象的社会风俗历史”。(姚雪垠《歧路灯序》)另外,《歧路灯》比较真实地记录了大量的社会掌故,如抽签打卦、看相问卜、扶鸾请神、相宅相墓、嫁娶丧葬、官场仪注、科闱规程、戏曲排场、士人晋接礼仪、行业男女穿戴、元霄节看戏观灯以及斗鹌鹑、咬蟋蟀、打秋风等社会风俗,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作者运用的民间语辞或方言俚语相当丰富,设意遣辞,多姿多态,既是语言学资料,又可供作家借鉴。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不足取的,它以谭绍闻浪子回头的事例,来进行封建伦理纲常的说教,企图通过这种愚化教育,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显然是腐朽的。《歧路灯》的版本多为清代抄本,回次不等,残缺不一。印本中主要有清义堂本、朴社本、明善书局本,卷数、回次歧异甚多。1980年中州书画社出版了今人栾星校本,此本以一晚清抄本为底本,参照嘉庆以下抄本八种、印本两种缮定,书末附有《校勘说明》,对原著流传及辑校经过交待甚详,是目前最好之版本。

猜你喜欢

  • 读史■疑

    十卷。清张彦士撰。张彦士,字龙弼。定陶(今山东定陶)人,顺治初岁贡生。官为黄县训导。《读史疑》一书评论史事,始于上古,终至元朝,共有四百多条,多作韵语,书中大多仿史家之赞体,且体例繁杂,议论稍有保留,

  • 黄白镜

    一卷、续黄白镜 一卷。明李文烛(生卒年不详)撰。李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今属江苏省丹徒县)人。撰有《黄白镜》、《续黄白镜》各一卷。古来修丹者,常以黄金白银比喻丹药之宝贵。又以其颜色比喻炼外

  • 岁时广记

    四十卷。陈元靓撰。陈元靓,约当南宋理宗时人。该书卷首为图说一卷,卷末为总载一卷,正文四十卷。春、夏、秋、冬各为一卷,元旦分上、中、下各一卷,立春一卷,人日一卷,上元分上、中、下各一卷,正月晦日、中和节

  • 读易一斑

    四卷。清吴丽生撰。吴丽生字淦泉,江苏丹徒人。吴氏此书不对周易作章解句读,只通论其大义,同时对经外规则,周易体系亦有阐述。其说虽多因袭先儒成说,但常附以己意,故其说许多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论周易说,认

  • 庆湖遗老集

    九卷。宋贺铸(1063-1120)撰。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唐谏议大夫贺知章之后。性豪爽,不畏权贵,喜谈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语言,长于度曲。因其词中有“梅子黄时雨”之句,故世称

  • 唐折冲府考补

    一卷 罗振玉撰。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叔蕴,号雪堂、贞松老人,浙江上虞人。晚清民初著名学者。光绪二十四年(1898)办东文学社,培养日语翻译,介绍西方、日本科学技术,反对康有为、梁启超

  • 九经今义

    二十八卷。近人成本璞撰。本璞字琢如,湖南湘乡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所论九经为《周易》、今文《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穀梁传》、《论语》。书中常借经义来议论

  • 渊颖吴先生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元吴莱(1297-1340)撰。莱字立夫。浦阳(今属浙江)人。门人宋濂等私谥为渊颖先生。延祐间以《春秋》贡于乡,试礼部不中。与黄溍、柳贯俱受业于宋方凤,再传于宋濂。在元人中享有“

  • 越缦堂文集

    十二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王重民(1903-1995)辑。王重民原名鉴,字有三。直隶(今河北)高阳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历任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著有《国学论文索引》、《中

  • 古香斋蔡帖

    四卷。宋蔡襄书。不具刻者姓名及年月。此帖所收蔡书非常丰富,第一卷为尺牍二十余通;第二卷为《茶录》、《北苑十泳》、《梦诗帖》、《金笺帖》;第三卷为《荔枝谱》;第四卷为《画锦堂记》。该帖中所选取书迹大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