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榕村语录

榕村语录

三十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是书为李之门人徐用锡及其孙清植所辑,为光地学术言论汇编。其中有光地所自记者,有子弟门人所记者,而以光地自记及清植记者为多,各注于诸条之后。书中经书总论与论《四书》者八卷,论《易》、《书》、《诗》、《三礼》、《春秋》、《孝经》者九卷,论宋六子、诸儒、诸子、道统者三卷,论史者一卷,论历代者一卷,论学者二卷,论性命理气者二卷,论治道者二卷,论诗文者二卷,末附韵学。光地于律吕、算术皆所究心,而是书则一语未载。李氏之学源于朱熹,而能有所变通,不拘于门户之见。其诂经兼取汉唐之说,其讲学亦酌采陆王之义,而辨明其是非得失。其经书总论谓“孔子之书,如日月经天,但看尊之则天下太平,废而不用,天下便大乱”,“孔子六经,字字可信”。其论《孟子》,谓“仁、义、礼、智者,性也;事亲、从兄者,道也。性在内,道在外。性之理似乎虚而难见,故指其实而可循者”,“程朱分理与气说性,觉得孟子不是这样说,孟子却是说气质,而理自在其中,若分理气,倒像理自理,气自气一般。气中便有理,气有偏全,理即差矣”。其论性谓“王阳明说万物一体处,言见赤子入京,恻然极之,是赤子一体也”,“论皆极精”。又谓“性之不明也,虚斋、整庵欲于气之曲折处见性,姚江以昭昭灵灵言之,皆难以口舌争,须知气不过运动,神不过知觉,而所之理乃性也”,“程子称形而上下为截断分明,朱子言太极阴阳当离合观,可谓精切”,“姚江以一段灵明者为性,虽少近理,然所见乃心而非性也”。其论理气,谓“先有理而后有气”。其论性与理之关系,谓“程子言性即理也,今当言理即性也,不知性之即理,则以习为性,而混于善恶,以空为性,而入于虚无;不知理之即性,则求高深之理,而差于日用,溺泛滥之理,而昧于本源。性即理也,是天命之无妄也;理即性也,是万物之皆备也”。其观点基本与程朱一致。李光地为清初宋学代表人物之一,此书为其代表作,全面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该书有《榕村全书》本、《四库全书》本、《李文贞公全集》本等。

猜你喜欢

  • 复堂词话

    一卷。清谭献(1832-1901)撰。谭献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屡应礼部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历任秀水县学教谕及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知

  • 玉山草堂集

    二卷。《集外诗》一卷。元顾瑛(1310-1369)撰。瑛一名阿瑛,又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今属江苏)人少时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与天下名流相唱和。曾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

  • 孝经大全

    ① 十卷。明江元祚编辑。江元祚字邦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藏书家。跟项圣谟合编有《墨君题语》。是书开首录崇祯六年正月上谕一道,有葛寅亮序及元祚自序。书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集。甲集包括孝经考、

  • 西国名菜嘉花论

    二卷。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撰。英国有家专门培养植物种子的大厂塞敦公司,所生产各种花卉蔬菜种子均有其花、菜的图样。傅兰雅的《西国名菜嘉花论》即汇辑了这些花菜图样,各附详细说明而成的。他的撰写目的

  • 彤管新编

    八卷。明张之象(1507-1587)编。生平详见《唐雅》辞目。本书以世所传《彤管集》篇帙未备,更为辑补。所收自周迄元计诗歌、铭颂、辞赋、赞诔六百五十四篇,璇玑图一篇,序诫、书记、奏疏、表三十三篇。采掇

  • 古文孝经荟解

    四卷。附孝经别录 四卷。清洪良品撰。洪良品于经笃信古文,著述有《古文尚书辨惑》、《古文孝经荟解》等。洪良品认为现行《古文孝经》鲍廷博刻本与班固所见同为真古文,胜于刘炫所传。因而是书专主鲍刻本,博引诸家

  • 官爵志

    三卷。明徐石麒(1578-1645)撰。徐石麒,初名文治,字宝摩,号虞求,浙江嘉兴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任工部营缮司主事,因限制魏忠贤违法需索,而遭诬陷,削籍为民。崇祯初起为南京礼部主事,累迁

  • 夏小正集解

    四卷。清顾问撰。顾问,字桐阴,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就黄叔琳注本而重加考订,经文与朱熹《仪礼经传通解》相折衷,传则参考金履祥《通鉴前编》。总目后有乾隆四十九(1784)自识,并

  • 宋诗删

    二十五卷。清顾贞观(1637-?)编。顾贞观字远平,一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属今江苏)人。康熙五年(1666)举人,官内阁中书。与吴兆骞为友,齐名。康熙十五年(1676)馆于宰相纳兰明珠家,与其子

  • 易汉学

    八卷。清惠栋撰。此书为追考汉儒易学而作。其中述孟喜易二卷,上卷述卦气之理,后列逸象。虞翻易一卷。京君明易二卷(干宝易附见),有八卦六位、八卦宫次、世应、飞伏、五行、占验。郑玄易一卷,述爻辰说。荀爽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