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楼村集

楼村集

二十五卷。清王式丹(1645-1718)撰。王式丹,字方若(一作方石),号楼村。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康熙中会试,殿试皆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后因病归故里,颇得巡抚宋荦赏识,为“江左十五子”之首。本集由其子懋讷所刻,分年编次。有《龙竿集》五卷、《苏集》七卷、《补过斋集》二卷、《忍冬斋集》七卷、《鸿柯集》一卷,《梅花书屋集》三卷。自壬申至丙申(1692-1716),每年一卷,顺序排列。惟《龙竿集》之第五卷是壬申年前作,是卷为王式丹少年时所作,故而排于此集末尾。是集卷首有田雯、陈鹏年、查慎行、吴瞻淇序。陈鹏年称“其诗排奡陡健,能盘硬语,一洗吴音。然亢而不激,险而不踬,疏荡而不凌越。盖以昌黎为宗而泛滥于庐陵、宛陵、眉山、剑南之间。”其他诸人评价亦高。有雍正二年(1724)刻本。

猜你喜欢

  • 儒行集传

    二卷。明黄道周(作者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五。《儒行》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其分为十七章。上卷凡八章:服行第一,自立第二,容貌第三,

  • 盐亭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邢锡晋修,胡光琦纂。胡光琦,曾任盐亭县知县。盐亭旧志编纂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主其事者为县令董梦曾。仅二十余年,胡光琦复为此志。盖张松孙守潼时,于志乘别具苦心,郡志既成后,复以次逮

  • 薛子庸语

    十二卷。明薛应旂(见《薛方山纪述》)撰。此书为他讲学之语,分为二十四篇,各以首二字为名,而每条皆冠以薛子曰。由门人向程作音释。书中主要论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如认为心即道,人心本与天通。圣之所以为圣者,在

  • 古文尚书条辨

    五卷。清梁上国撰。梁上国字九山,福建长乐人。此书第一条至第一百一十九条都是辨正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的。而眉端的考订之语,则不知出于何人之手,其考订颇多精审之处,如第一条:“十六篇之说既有刘歆、班固

  • 资治通鉴述

    无卷数,清陈诜撰。陈诜,著有《易经述》、《资治通鉴述》等。其中《资治通鉴述》有凡论三十二篇,所论上起春秋时的范蠡,下迄唐代的陆贽、裴度,篇末作史官论一篇,从陈诜所论述的史事看,战国时期的居十分之七,秦

  • 心响往斋诗集

    十七卷。《文集》三卷。清孔继编。孔继生平详见《心响往斋用陶韵诗》(辞目)。《心响往斋诗文集》刊印之前,作者已有《用陶韵诗》二卷、《壬癸诗录》一卷、《于南诗录》二卷、《江山集》二卷行世;是集系孔继之孙孔

  • 逆珰魏忠贤东林党人榜

    不分卷。撰者不详。该榜总计159人,榜末题曰:天启五年(1625)十二月乙亥朔颁示天下。现存《东林列传附刊》本。

  • 彭文宪集

    四卷。明彭时(1408-1475)撰。彭时,字纯道,安福(今属江西)人。正统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进少保,谥文宪。著有《彭文宪集》(《可斋杂记》已著录)。此集原本十卷,年久

  • 重修慈利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李约修,皇甫如森纂。李约,平定人,曾任慈利县知县。皇甫如森,邑人,拔贡。慈利置县始于秦,始曰慈姑,隋改慈利,迄无更易。县志自明以来,除万历元年(1573)陈光前志外,佚无传。清康熙年间

  • 保婴易知录 补编 宜麟策 续编 增订达生编 丛桂堂集验良方

    《保婴易知录》二卷,《补编》一卷,《宜麟策》一卷,《续编》一卷,《增订达生编》二卷,《丛桂堂集验良方》不分卷。清吴宁澜(生卒年不详)撰。吴宁澜字溶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保婴易知录》为初生小儿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