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梁溪漫志

梁溪漫志

十卷。南宋费衮(生卒年不详)撰。费衮字补之,无锡(今属江苏)人。卷端有开禧二年(1206)国史实录院牒,称为国子免解费进士。礼部韵略条例中有开禧元年(1205)国子监发解进士费衮论韵略、经絃二字札子一篇,经礼部看详,当即其人。其事迹仅知如此,其余皆不详。此书共分十卷,分条记事,前二卷及第三卷首入阁一条,记述朝廷典故;第三卷自元祐党人一条以下,多说杂事;第三卷卷末王巩一条及第四卷,全述苏轼之事;第五卷以下多考证史传,品定诗文;最后一卷,颇多涉及神怪,杂以诸事,不尽为史事而作。综观全书,其持论具有根柢,旧典遗文往往赖此以存。如谓不试而授知制诰始梁周翰、不始杨忆,则纠欧阳修《归田录》之讹;谓薛映、梁鼎与杨亿同命,不与梁周翰同命,纠叶梦得《避暑录话》之失;谓苏轼“乌台诗案”在元丰二年(1079),上距熙宁变法仅十年,无二三十年之久,纠正王巩《甲申杂记》之谬;谓朱胜非起复制乃綦崇礼贴麻,非陈与义自贴,谓谢显道崇宁元年(1102)入党籍,崇宁四年(1105)未入党碑,纠正谢伋《四六谈麈》之失;谓欧阳修为程文简作碑志,隐其进武氏七庙图事,实未受帛五十端,纠正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之诬等。皆考据确凿,不同于其他小说喜好因袭,颇有创见。他如,苏舜钦与欧阳修辨谤书为本集所不收,陈东茶录跋为今本所未载,皆有见地。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获鬼章告裕陵文,具录其涂注增删之稿,尤论苏文者所未及。皆足以广异闻。书中亦有小疵,如和凝范质衣钵相传,本第十三名,而讹为第五。汉太皇上名煓,本见《后汉书注》,而误以为《后汉书》。虽小有疵累,然不影响全局。可采之处颇多,当时亦受到人们重视。后编修宋高宗、孝宗、光宗三朝正史,曾取是书以备参考。当时以一不第举子之作,录之以入史馆,足见其书价值矣。今传本不一,主要有《稽古堂丛刻》、《知不足斋丛书》、《学海类编》、《四库全书》、《常州先哲遗书》、《宋人小说》等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作《梁溪漫志》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旧小说》收入七则。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了金圆校点本,198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傅毓铃标点本。

猜你喜欢

  • 墨花香馆诗存

    八卷。清庆康撰。生卒年未详。庆康字健侯。满洲正蓝旗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官至直隶候补道。庆康先于咸丰三年(1853)、六年(1856),两试春官不第。同治元年(1862)由都察院京察一等,简授

  • 唐月令残卷

    一卷。唐明皇刊定,李林甫(?——752)等注。李林甫,小字哥奴,唐宗室,结厚惠妃,出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晋国公。他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以成其行,妒贤忌能,以保其产,屡兴大狱,以张其

  • 吉金贞石录

    五卷。清张埙撰。张埙,字商言,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举人。官至内阁中书。主要著作有《竹叶庵文集》三十三卷等。毕沅任陕西巡抚时,张埙为其幕府。沅嘱其幕府重修兴平、扶风、眉县三县志。张埙在修

  • 史评辨正

    四卷,清黄鹏扬撰,作者生平事迹见前《读史吟详》条。《史评辨正》一书取历代史评,论断其是非。每条之前都先列出前人之语,其次再申明作者自己的看法观点。书前自序所论评史中有“三病”、“四宜”等说,颇为切中历

  • 论语郑注

    十卷。清宋翔凤(1776-1860)辑。宋翔凤字于庭,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一生辑著颇丰,合为《浮溪精舍丛书》。《隋书·经籍志》载《论语》十卷,郑玄注。《论语郑注》梁、陈时与何氏并立于学官,但郑学

  • 东阿县志

    ①十二卷。清刘沛先原修,郑廷瑾增修,苏日增增纂。刘沛先,嘉陵人,康熙四年任东阿县知县。郑廷瑾,福建清溪人,举人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东阿县知县。苏日增,邑人,贡生出身,考东阿县志,创修于明弘

  • 卧象山房集

    三卷。《附录》二卷。清李澄中(1629-1700)撰。作者生平见《白云村集》(辞目)。本集为赋一卷,文一卷,诗一卷,附《滇南集》一卷,《艮斋文选》一卷,其诗学习明朝后七子代表人物李攀龙,但观其集中作品

  • 七经义纲

    ① 一卷。题樊深(生卒年不详)撰。王谟(详见《圣证论》条)辑。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今属山西省安泽县东南)人,后周著名的经学家。据《北史·樊深传》记载:“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累迁中散大夫。”孝武西

  • 成宪录

    十一卷。明佚名撰。记明太祖至英宗五朝之事。书中所载事实少而诰敕多。但所录史实,亦有足以补史传之缺者,如洪武元年(1368)二月,诏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仍遣使诣曲阜致祭,并载太祖遣祭之谕。今本纪仍只

  • 启札渊海

    二卷。不著撰者姓名。开始为四六体式,其次为四六名对,再次为四六警对,再为全篇式,再为时令类。还有起居、神祐、申诉、台照、候问、颂德、叙官、自叙诸式。也是一本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