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林泉高致集

林泉高致集

一卷。又称《林泉高致》。宋郭思(生卒年不详)撰。郭思,字得之,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熙丰五年中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其父郭熙,字淳夫,官翰林待诏直长,亦北宋熙宁年间著名画家,曾取法李成,工画山水寒林,笔势雄健,水墨明浩,早年风格工巧,晚年转为雄壮。郭思虽受儒学,但自幼深受父亲熏陶,对绘画亦颇喜好,善杂画,尤工画马。郭思于是书之序中称少时待于父亲身旁,每当听父亲说起绘画之要诀等,便动笔录下,共有数十至百条,故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称之为郭思追述其父郭熙遗迹、事实而作。《林泉高致集》凡六篇:“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其中前四篇皆郭熙之著述,而郭思为之注并加以整理。“画格拾遗”篇是郭熙生平事迹的记述,“画记”篇是郭熙在宋神宗时备受宠遇之事的记述,此二篇为郭思亲自论撰,故《林泉高致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郭熙的绘画创作经验。其中尤以《山水训》为影响之最,提出一系列山水画传统的观察和创作方法,如提出“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透视法。主张学画山水应“身即山川”,饱览各地山川胜景,“胸贮五岳”,其中详细论述“东南之山多奇秀天地”,“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以及“嵩山多好溪,华山多好峰,衡山多好别岫,常山多好列嶂,泰山特好三峰”等名山之地理特色,为世画后人观察事物具有宝贵的指导作用。在具体技艺上,认为凡画山水,须远近浅深、风雨明晦、四时朝暮皆有所不同,有形容曰:“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郭熙之精到论述充分反映出他炉火纯青之绘画技巧和深刻独到之绘画思想,也表现了我国的绘画艺术-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理论水平,都已达到相当高度,是我国艺术史上一部卓越的绘画论著。是书在历史辗转相传过程中,其前后皆有所附,今《四库全书》前无附录,而后附许光凝之序,王维、李成之“山水诀”,荆浩之“山水赋”,董羽之“画龙辑议”各一篇,并非郭氏原本旧有。书末有“至正八年豫章欧阳必学重刻”一行,亦或元时刊书者所加。别本又有《山水诀纂》一卷,亦题宋郭思撰;书前有“河南府判官厅公事王纬序”,称郭思述其父郭熙平日所说的“山水画法”,被好事者口耳相传,王纬得于最先,故成该编,且于大观四年(1110),镂版广泛传印;将之与《林泉高致集》比较,与其中“山水训”篇首尾相同,故疑郭思先有是编,后又增益成《林泉高致集》。《山水训纂》末又有《图画见闻志》一卷,与郭若虚同名,文却迥异,其中载叶梦得《评画行》,似不是郭思所辑,疑本为续郭若虚书而作,后人因所收画诀、画题皆郭思追述其父之词,故附书末。以上二编,或与郭思所书无关,或与之杂重,故《四库全书》俱刊除未录,仅附其书目于卷末。有《王氏画苑》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不全)、《八千卷楼》有钞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殷芸小说

    十卷。南朝梁殷芸(471-529)撰。殷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人。性洒脱倜傥,励精勤学,博洽多闻。齐武帝永明年间,为宜都王行参军。入梁,为临江王记室,历任散骑侍郎、尚书左丞、中书舍人、国子

  • 周易揆

    十二卷。明钱士升(?-1651)撰。士升字抑之,浙江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第一,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事迹附见《明史·钱龙锡传》。该书用注疏本,杂采前人之说,断以己意。许誉卿为之作《序》云:

  • 三松堂墨刻

    八卷。清潘奕隽(1740-1830)书。潘奕隽,字守愚,号榕皋,一号水云漫士,晚号三松老人,江苏吴县(今亦属江苏)人。乾隆己丑进士,曾官户部主事。书宗颜、柳、篆、隶甚为佳妙,几入秦、汉之室;山水画别有

  • 三百篇原声

    七卷。清夏味堂(详见《诗疑笔记》)撰。此书分元声一类、声三十、大类二、小类三。分类过细,广立名目,徒滋淆惑。声证一篇,配置凌杂。标识多加口旁,以为从口,尤其妄诞不经。考证古音,自郑顾江以来诸家分部以通

  • 直指算法统宗

    见《算法统宗》。

  • 灸砚集

    一卷。清曹仁虎(1731-1787)编。生平事迹见《刻烛集》条。此集为曹仁虎与其同年友在京邸为消寒会,相与酬和之作。其会旬日而一举,会必有诗,或拈韵,或分题。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迄乾隆三十八

  • 读史管见

    三十卷。宋胡寅(1098-1156)撰。胡寅,字明仲,号致堂,南宋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学者称致堂先生,安国弟之子,过继安国为养子,宣和时中进士,历任校书郎、司门员外郎等。金人南侵时,上书高宗,力主

  • 沂水县志

    ①六卷。清黄胪登纂修。黄胪登,福建尤溪县人,举人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沂水县知县。沂水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二年知县李如楫,再修于此。黄胪登莅任后,正值朝廷敕全国普修郡邑方志,胪登乃集邑中绅士取旧

  • 弇州稿选

    十六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作弇州山人,太仓(今江苏苏州市)人,嘉靖进士,刑部主事。后累官刑部尚书。因病而归。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李攀龙称为“五子”。又与吴

  • 六礼疑辑

    三十三卷。(前集十五卷、后集十二卷、别集六卷。)未著明编者。本书选取冠、婚、丧、祭、乡饮酒、士相见等《仪礼》的六礼,综合诸家论述及朝鲜近俗,辨析疑难,以实用为目的撰成此书。书分前、后、别集。前集、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