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修莱芜县志

新修莱芜县志

十卷。清钟国义、叶方恒纂修。钟国义,山阴人,康熙初年任莱芜县知县。叶方恒字学亭,进士出身,康熙年间任莱芜县知县。康熙初年,钟国义任知县,见莱芜旧志简略疏澜,欲加续纂,事未竟而离任。叶方恒继任知县后,方欲博稽旧闻,综核新政,续修邑乘,以备参考,不久奉檄普修郡县之志,集邑中绅儒,发凡起例,征访散失,以钟国义遗稿为蓝本,历时两月而新志成。《新修莱芜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此志体例基本承袭旧志,无大损益。内容较为简陋。书中凡引用钟志,皆注于条款下。凡不书者,则为新增。因仓卒成书,未能精核。

猜你喜欢

  • 鄱阳五家集

    十五卷。清史简(生卒年不详)编。史简字文令,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此集为地方诗集。共十五卷。所录皆为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共五家。有李廷瑞《芳洲集》三卷;吴存《乐庵遗稿》二卷;徐瑞《松巢漫稿》三

  • 春秋考

    十六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叶梦得之治《春秋》,多有攻击三传者,而此书是旨在申明其所以攻击三传,只是根据周代法度典制以为断,并非自己所臆测。所以书中所言皆讨论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陈振

  • 昌瑞山万年统志

    十六卷。清英廉撰。英廉(?-1900),姓伊克明安氏,蒙古正蓝旗人。咸丰三年(1853)由笔帖式随僧格林沁守天津,补护军校。同治元年(1862)从江宁将军富宁阿转战苏皖,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十年奉命赴伊

  • 铁龛诗草初集

    一卷。《二集》一卷。清王永江(生卒年不详)撰。王永江字岷源,奉天金州(今属辽宁)人。诸生,官至奉天省长。是书大都感时愤世,托物见志之作,各体皆备,而五古尤胜。初集中《杂诗》七首,《咏怀》二十一首,七言

  • 古周易音训

    ①二卷。辑佚书,宋吕祖谦(详见吕祖谦《古周易》条)撰,清宋咸熙辑。《朱子古文周易跋》载有《音训》一篇,乃吕祖谦门人金华王莘叟所笔受。原书久亡佚。朱子之孙鉴附刊于《周易本义》后,此本亦不传,散见于元董季

  • 江阴忠义录

    十四册。清末江阴人公辑。该书记咸丰十年(1860年),江苏江阴被太平天国军攻陷时所有殉难士女,达十余万人。第一册为上谕、奏疏、列传,第二至第十二册分列九十案,第十三册为有案与漏案之士民补遗,第十四册为

  • 读律佩觿

    八卷。清王明德(生卒年不详)撰。王明德,字金樵,高邮人。官至刑部陕西司郎中。《读律佩觿》成书于康熙甲寅年(1674年)。书中记载当时实行的清代律例,分类编辑,并分别进行阐释。附有《洗冤录》及《洗冤录补

  • 皇清职贡图

    九卷。清傅恒(?-1770)等奉敕撰。傅恒,清满州镶黄旗人,富察氏,号春和,高宗皇后弟。乾隆时平定大小金川,有功封一等忠勇公;平息准噶尔部叛乱;出征缅甸;亦屡有战功,累官至大学士。乾隆十六年奉敕撰本书

  • 古文孝经直解

    一卷。清曹若楠撰。曹若楠生卒、事迹不详。关于古文孝经的训释,司马光作有指解,朱熹就指解作有刊误,董鼎又就刊误作有大义,然而发挥尚不够。清初冉觐祖曾想依刊误另作训释而未成。曹氏本冉觐祖意作是书,博引宋元

  • 黄杨集

    三卷。《补遗》一卷。元华幼武(1307-1375)撰。幼武字彦清。无锡(今属江苏)人。笃于孝友,不求仕进。曾筑春草堂以奉母,极尽孝道。好吟咏。友人陈方题其集为黄杨,或许因其爱诗甚笃,勉其无厄运于闰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