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瑞楼藏书目录

文瑞楼藏书目录

十二卷。清金檀编。金檀(约1660-1730),字星轺,以字行,桐乡(今浙江嘉兴地区)人,后迁居江苏吴门桃花坞,目录学家。自幼好书,犹嗜古籍,于书无不搜求。晚年藏书益多,建“文瑞楼”以贮之,编有《文瑞楼藏书目录》十二卷。此目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次,又将史论、史传、小说家,南宋人文集、明帝王文集、明人文集、明人诗集等二级类目提升为一级类目,与以往私家书目不同。经部分易类、书类、诗类、春秋类、礼记类、孝经、论语、孟子、四书,总经解。史部分正史类、编年、运历、霸史、杂史、职官、故事、仪注、地志(都城宫苑、各省通志、府州县志、郡邑杂志、山水)、史论。史传分名贤、忠义、孝友、列女、宗藩、谥法、外夷、制诏、职掌、科甲、山陵、行役、奏疏、谱系、簿录。子类分子书、儒家、道家、家训、规劝、古文、骚赋、四六、尺牍、类书、时令、农家、种艺、货宝、食货、小学家(字学、诗韵、印篆、法贴考、书画考)、释家、仙家。小说家分历代小说、唐人小说,宋人小说、元人小说、明人小说、国朝小说。集部分前汉、季汉、晋、梁、陈、北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太祖朝、太宗朝、真宗朝、英宗朝、神宗朝、哲宗朝。南宋人文集分高宗朝、孝宗朝、光宗朝、宁宗朝、理宗朝、度宗朝、恭帝端宗昺三朝、方外、金人文集、元人文集。明帝王文集。明人文集分洪武朝、建文朝、永乐朝、宣德朝、正统朝、景泰朝、天顺朝、成化朝、弘治朝、正德朝、嘉靖朝、隆庆朝、万历朝、天启朝、崇祯朝、香奁、妓女、羽士、释子。明人诗集分十四朝,无建文朝。又有诗部、宋金元集、明诗、诗话、乐府、词、总集等。对小说类和集部类的图书,著录格外详细,排列有序,约占全书目收书的四分之三。各书除记书名、卷数外,亦记撰者籍贯,集部中还注记其登科年次、官职和谥号。现存有“读画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1985年据以出版校点本。

猜你喜欢

  • 申鉴

    五卷。汉荀悦(148-209)撰。荀悦字仲豫,颍阳(今河南许昌)人,相传是荀子的后代。幼年家贫无书,每见一书,览后多能背诵。献帝时,侍讲禁中,官至秘书监、侍中。献帝因班固《汉书》文字繁多难读,乃命悦依

  • 松隐文集

    三十九卷。宋曹勋(1098-1174)撰。曹勋,字功显,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进士出身。靖康初,除武议大夫。曾从徽宗北迁,奉密诏南归,后又奉使至金迎宣仁太后。绍兴五年(1135)除江西兵马副都督,累迁

  • 楚辞约注

    一卷。清高秋月、曹同春(生卒年皆不详)撰。高秋月,字素蟾,金坛(今江苏金坛)人。著有《庄子释意》。曹同春,字孟序,亦金坛人。康熙年间例贡。《楚辞约注》乃曹同春依高秋月旧注,辨其音义而写成。卷首有曹氏康

  • 小学余论

    二卷。清周春(1729-1815)撰。周春字松霭,晚号黍谷居士,海宁(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官岑溪知县。著作尚有《十三经音略》、《代北姓谱》、《辽金元姓谱》、《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等。此书上卷论字学

  • 左氏讨

    一卷。左氏论一卷。明冯时可(见《左氏释》)撰。《明史·艺文志》各作二卷。二书以自己的观点,品评《左传》纪事的是非曲直,但往往失于迂曲。黄虞稷评论道:“《讨》不如《论》,《论》不如《释》。”二书原与时可

  • 周官礼异同评

    一卷。晋陈邵撰,清马国翰辑佚。陈邵字节良,东海襄贲(今属山东省)人,官至燕王师给事中。事迹具《晋书·儒林传》本传。此书《晋书》本传不言卷数,《隋书·经籍志》作十二卷,据董逌《广川藏书志》跋贾公彦《周礼

  • 七子诗选

    十四卷。清沈德潜(1673-1769)编选。(生平见《古诗源》条)沈德潜晚年选编其门下士吴地七人之诗成此书。其中有:王鸣盛《耕养斋集》二卷,吴泰来《古香堂集》二卷,王昶《履二斋集》二卷,黄文莲《听雨斋

  • 春秋孔义

    十二卷。明高攀龙(详见《周易简说》)撰。此书斟酌《左传》、《公羊》、《穀梁》、《胡传》之说,无所考证,亦无所穿凿。主张以经解经,凡经无而传有者不敢信,传无而经有者不敢疑。如隐七年“滕侯卒”,《公羊》以

  • 孔子年表

    一卷。清臧镛(1767-1811)撰。臧镛原名镛堂,字在东,号拜径,江苏武进人。曾师从卢文弨,又从钱大昕、段玉裁治经学,阮元任浙江巡抚时,臧氏曾客其幕府,助其编纂《经籍纂诂》。著有《拜纪日记》、《拜经

  • 天下同文集

    四十四卷。元周南瑞撰。周南瑞字敬修,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生卒年、事迹均不详。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匾“濂溪”二字于室,或者议之。又称敬修之文词,固已早冠于乡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