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志壑堂诗

志壑堂诗

十五卷。清唐梦赉(1627-1698)撰。唐梦赉,字济武,号豹岩、岚亭。淄川(今山东淄博)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后因上疏言事,获罪罢官。归居田园后,寄情山水,栖心禅悦,交朋结友,诗酒留连。从此不再出仕。唐梦赉平生关心时务,注重实学,主要精力用于天文、地理、经济制度、理学的研究和著述,余暇从事文学创作,其诗题材分为两类,一类记述朋友往来,唱叙友情,感叹离散;一类描绘山水景物,吟咏自然,摹写其乡居生活。这类诗作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祈雨茶话》、《过故人旧圃》、《座间和念东先生》等,常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几件琐事、几缕感触,用清新淡雅的语言,娓娓道出一片真情,运思深挚,意境辽远。其词也有类似特点。唐梦赉著有《志壑堂全集》四十九卷,今存康熙间刊本。《志壑堂诗》十五卷是《志壑堂全集》中的一种,由新城王士祯编定,前有王士祯、姜宸英序,间有王士祯评识。王士祯赞其“文近于蒙壮,诗近于东坡”(《志壑堂诗》序)。另有《借鸽楼小集》二卷,《林皋漫录》等。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万里寻亲录

    一卷。清刘瓒(生卒年不详)撰。瓒,山东单县人。该书记其父刘弘甲寻亲经过。弘甲父兴邦官云南澄江府时,遇吴三桂叛,之后音信隔绝。十余年后,弘甲历尽险阻,终于找回父亲。前有康熙六十年(1721年)衍圣公孔毓

  • 丛书集成初编

    三千一百十一种。商务印书馆辑。丛书是汇辑各种单行本著作成一编并冠以总名的一类书。传统的提法认为中国的丛书创始于南宋,俞鼎孙、俞经《儒学警悟》为最早的一部丛书,收书六种四十一卷。而稍后的左圭《百川学海》

  • 咏史集解

    七卷。明程敏政编。生平见《唐氏三先生集》条,林乔松注。林乔松,福建晋江人,生卒履迹始末未详。其注此书,则官浙江景宁(今云和)县知县之时。其书取古人咏史之作,依代编次。自三代迄宋末。此七言绝句一体,采辑

  • 禹贡正解

    不分卷。清朱镇撰。朱镇字生白,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共参考了三十多种书,朱镇对于有异说的问题,只审定其中一说,以便节约篇幅,便于初学者阅读,但这种择定方式颇为不易。朱镇在“凡例”中说:“篇

  • 思贤录

    《思贤录》五卷,《续录》一卷,并为明谢应芳(1296-1392)撰。谢应芳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笃志好学,尊奉程朱理学,终身不仕,自号龟巢老人。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尚有《怀古录》、《辩惑编》

  • 老莱子

    一卷。传说春秋时老莱子撰。清马国翰辑。老莱子,楚隐士,生平与事迹均不详。据《史记·老子列传》记载:“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司马迁怀疑老莱子可能是老子,但又不能肯

  • 中庸述义

    二卷。清黄锡庆撰。是书无序例,开卷冠以全旨一篇,大旨专宗《章句》,故以《述义》为名,间或弥补疏漏,还是述之意。如解《中庸》,称中是古圣相传之道统心法,至精至大。孔子恐人不易识,及舍近而求远,所以加一“

  • 偏关志

    二卷。明卢承业原编,清马振文等增修,民国王有宗校订。庐承业,出身进士,为偏关名儒。马振文,山西洪洞县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任偏关县知县。王有宗字莼赋,浙江人,民国4年(1915),曾游偏邑,知县

  • 路政汇钞

    四卷。清锡良撰。锡良,蒙古镶蓝旗人,拜日特氏。同治进士。历任知县、知州,沂州府知府、湖南布政使、闽浙总督,四川总督等。是书前有清安徽巡抚冯煦之序,具言编书原委。其卷一为纶音、奏章、禀牍、条约、论说,卷

  • 存愚录

    一卷。明张纯(生卒年不详)撰。张纯,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七年(1528)举人,官至南康府知府。张纯在此书中虽言声称尊崇道学,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发明之处。认为“王制五祀”即为金、木、水、火、土,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