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律易

律易

不分卷。清缪阗(生平事迹见《律吕通今图说》条)撰。缪氏作《律吕通今图说》后,恐律吕随纳音易位说失之臆断,于是由干支之位推天地之数,乃知律由声生,声由数定。又疑纯阳终不合声音之序,于是由八音所不收探声理所从出,知既济末济即旋宫之全象。又谓思虞氏之易,谓气无空发,音不徒存,于是别阴阳之声,定顺逆之调,则简易得七声之源,变通合四时之配,律与易不相得。其论七声简易,引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探律吕之源,则引五位相得而各有合;通旋宫之数,谓极先天之数通后天之变。徐沅为之作跋,称其“扶律吕之精,参易理之奥”。对此,诚不敢苟同。今存清同治间芜湖缪氏刊本。

猜你喜欢

  • 穆天子传

    六卷。晋郭璞注。又名《周王游行记》,作者不详。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得竹简小篆古书(《汲冢书》)十余万言,本书是其中之一,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诏令荀勖、和峤等

  • 汾州府志

    ①十六卷。明王道一等纂修。王道一,山东黄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三十六年(1608)任汾州知府。此本为创修。《汾州府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全书十六卷,卷一图考;卷二地理类:疆域

  • 陶渊明集

    八卷。东晋陶潜(365或372-427)撰。陶潜字元亮,入宋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孙。少有高趣,家贫好学,有大志。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

  • 五经总义类

    西汉时,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五经是经的基础和主干,如《十三经》中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释《春秋》的,《礼记》是《礼》的“记”,《尔雅》是经书训诂的汇编,

  • 周礼订义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

  • 全像续廉明公案传

    见《新刻皇明诸司公案传》。

  • 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

    一百卷。清宝鋆等奉敕编纂。此书时间起自同治元年,终于同治十三年。目的、方法、体例皆同于两朝筹办夷务始末。内容上凡“历年恭奉上谕廷寄,以及京外臣工之折奏,各国往来之照会,书函等件均予收入。”其中多诸家文

  • 四书体味录残本

    清宗稷辰(1792-1867)撰。宗稷辰字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东河道。著有《射止斋文集》等。是书乃稷辰晚年所作,原书二十卷,身后散佚,仅存《论语》卷一,系手写定本,余稿有《论语

  • 横浦集

    二十卷。宋张久成(1092-1159)撰。张久成,字子韶,自号横浦居士,亦称无垢居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九成少师杨时,为程门再传弟子。后从僧宗杲问道,其学乃全入禅宗。绍兴二年(1132)廷对第一,

  • 俨山纂录

    见《俨山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