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养诗存
二卷。附《平养联存》一卷。清王补(见《平养文待》条)撰。此诗集共二卷,附录《平养联存语》一卷。王补颇能古文,且功力尤深,然诗却非其所长。如《涟水舟中口占》:“惊洲得读咏史诗,不灭义山与微之,琳琅千首未尽观,若留芬芳齿牙间,此行旧好多相遇,牧老梅公偏惜誉,……”其以文为诗,直率寡味。其五律、七律亦然。如:“支漏掖随足,忍饥味马肝。”“藏谷误而事,亡羊又一般。”“浮云苍狗须叟尽,不挂姓名及某谁。”均与声律不合。可见其不善诗律所致。此本有民国九年(1920)年庚申卢陵萧子基刻本。
二卷。附《平养联存》一卷。清王补(见《平养文待》条)撰。此诗集共二卷,附录《平养联存语》一卷。王补颇能古文,且功力尤深,然诗却非其所长。如《涟水舟中口占》:“惊洲得读咏史诗,不灭义山与微之,琳琅千首未尽观,若留芬芳齿牙间,此行旧好多相遇,牧老梅公偏惜誉,……”其以文为诗,直率寡味。其五律、七律亦然。如:“支漏掖随足,忍饥味马肝。”“藏谷误而事,亡羊又一般。”“浮云苍狗须叟尽,不挂姓名及某谁。”均与声律不合。可见其不善诗律所致。此本有民国九年(1920)年庚申卢陵萧子基刻本。
四卷。清石庞(约1692前后在世)撰。石庞,字天外,安徽太湖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为人小有才而未读书,石庞工曲,著有《姻缘梦》传奇,演木泾与田娟娟恋爱故事。是集为诗文别集,其诗文皆纤仄佻巧,坠入魔趣
二卷。明夏树芳撰。夏树芳,字茂卿,江阴(今江苏江阴县)人,生卒年不详。夏氏为万历年间举人,除著有《茶董》一书外,还著有《栖真志》、《法喜志》、《奇姓通》等书。《茶董》的主要内容是杂录南北朝至宋、金时期
四卷。清许桂林撰。桂林(1778-1821)字同叔,号月南(岚),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西)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举人。日以诂经为事,兼治六书、九数之学。尚著《穀梁释例》、《易确》、《毛诗后笺》
一卷。清王撰。王字始旦,绛州(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根据《李卫公问对》,以《握机经》384字皆太公增衍之文,故采辑各家旧说,参以己见,为之集注。《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不高,谓《问对》本阮逸伪撰
一卷。清严澂华(1840-1869)撰。严激华,字稚芗,浙江桐乡人。诗人严永华之姊。云南顺宁知府严廷珏之长女。此书与其兄严谨清所著《啸楼诗钞》附在一起成合刻本。是其妹严永华所刻。共收诗八十首。书后还附
一卷。清陆楣撰。陆楣,生卒年不详,字紫宸,江苏无锡人。本书的断限为:自康熙九年(1760年)四月蔡毓荣奉命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四川、湖广军务镇荆州起,至康熙二十年十月清军收复云南止。由于
五十六卷。清朱轼(详见《周易传义合订》)撰。其中《名儒传》八卷,实为李清植所撰;《名臣传》三十五卷,《续编》五卷,实为张江、蓝鼎元、李钟侨所撰;《循吏传》八卷,实为张福昶所撰。朱轼只是裁定义例而已,且
十一卷。明穆希文(生卒年不详)撰。穆希文著有《说原》。本书专记鸟兽事实,所以名曰“蟫”,然而,蟫乃蠹鱼之别目,并非虫之总名。制名即有些不妥。全书分为羽虫、毛虫、鳞虫、甲虫、诸虫五类。
六卷。明胡衮(生卒年不详)撰。胡衮,字补之,自号味菜山人,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明嘉靖中官台州教授。东水,是其所居之名,因取之以为其书名。此书共六卷,前四卷皆为史论,上起于周,下迄于宋;后二卷则为
二卷。清吕种玉(生卒年不详)撰。种玉字蓝衍,长洲(江苏苏州市)人。本书乃种玉订正字义,考事真伪之文。内容多沿袭宋人学说,且多为常见之类。如证墓志,称有爵者称公,无爵者称启,不如《隶释》有后汉故民吴公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