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嵇中散集

嵇中散集

十卷。晋嵇康(223-262)撰。嵇康,字叔夜,谯国钟(今属安徽)人。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早孤,有奇才,超迈不群。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博览无不精通。长好老、庄之学,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与山涛,陆籍,阮咸,王戎,向秀,刘伶为竹林之游,世号“竹林七贤”。山涛为吏部尚书,欲举嵇康自代。嵇康遂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吕安与嵇康相善,后安以事系狱,亦牵及康,下狱后被杀。康善清谈,又善文。著有《嵇康集》。南朝梁之前,有《嵇康集》十五卷,目录一卷。但至隋已有亡佚,《隋书·经籍志》载为十三卷。唐代又将此本重编为十五卷。与旧本卷数相合。至宋本则仅有十卷,题为《嵇中散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康所作文论六七万言,其存于世者仅如此。”此集共诗四十七首,赋一篇,书二篇,杂著二篇,论九篇,箴一篇,家诫一篇。杂著中《嵇荀录》一篇,有录而无书。实其诗文六十二篇。并非宋亡旧本,盖明嘉靖四年(1525)吴县黄省曾所重辑。另有明吴宽丛书堂抄本,讹误较少。以后汪士贤《汉魏诸家集》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等本,皆以黄省曾本为底本。此后,校刊、校注本很多。最有影响的有鲁迅校《嵇康集》本,卷一收诗六十首,卷二至卷十有赋一篇,文十五篇,卷末附《逸文考》、《著录考》。1956年由文学古籍刊社影印出版。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戴明扬《嵇康集校注》。虽校记甚多,但注释、集评则颇繁富,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注本。

猜你喜欢

  • 诗纪匡谬

    一卷。清冯舒(1593-?)撰。冯舒又号癸已老人。常熟(今江苏省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冯复京子,字己苍,号默庵,冯舒肆力经史百家,尤邃于诗。遇事敢为,小人嫉之如仇。顺治初构衅于邑令瞿四达,指所著《怀旧

  • 楚辞协韵

    十卷。附《读骚大旨》一卷。明屠本畯(详见《楚辞草木疏补》)撰。本书卷首有沈九畴序,黄姬小序。屠氏《读骚大旨》目录: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卷六《卜居》,卷

  •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

  • 神农书

    一卷。神农氏(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神农书》共二十篇,是一本讲农耕技术的书,原书已不可见。清代马国翰以唐代《开元占经》为主,以《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刘子新论》为补充,摘录出有关

  • 百两篇

    一卷。汉张霸撰,清王谟辑。《汉书·儒林传》说:“世所传百两篇者,出东莱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书叙,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求能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

  • 虹舟讲义

    二十卷。清李祖惠撰。祖惠本姓沈,字屺望,嘉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高安县知县。此书旨在推求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奥义。

  • 榕村全书

    三十二种附十种。清李光地(详见《周易通论》)撰。该书所收书类似于《李文贞公全集》,主要部分为《四书解义》、《周易通论》、《周易观象》、《诗所》、《尚书七篇解义》、《春秋毁余》、《孝经全注》等自撰经学等

  • 唐石经校文

    十卷(元尚居校刊本)。清严可均(1762-1843)撰。可均字景文,号铁桥,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研究文字音韵之学,著有《说文声类》《说文校议》及《铁桥漫稿》,并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唐石经

  • 辛甲

    见《辛甲书》。

  • 郑本大学中庸说

    一卷。清包汝翼(生卒年未详)撰。汝翼字纪三,安徽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包世臣的族兄,包慎言的父亲。卷首有世臣的序文,认为《大学》、《中庸》二篇非周末汉初诸儒所记,朱考亭也没作《大学》、《中庸》章句;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