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补注

尔雅补注

①六卷。清姜兆锡撰。姜兆锡(1666-1745)字上均,江苏丹阳人。康熙二十九年(1696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荐充“三礼馆”纂修官。精《三礼》之学。著《礼记章义》、《周易本义述蕴》、《周礼辑义》《家语正义》等多种。《尔雅补注》一名《尔雅参义》。《四库全书总目·小学类存目》著录,谓是书多以后世文义推测古人之训诂,如《释诂》:在,终也。注曰:凡物有定在,亦有终竟之意,今人云不知所在,亦云不知所终。又好以意断制,如《释训》:子子孙孙三十二句,注曰:每语皆以三字约举其义,与经书小序略相似而又皆以韵之;此等文皆先贤卜氏受《诗》于圣人而因为之也。盖因《诗序》首句之文而推求及于子夏。“然考《周易·象传》全为此体,王逸注《楚辞·抽思》诸篇亦用此体,是又安足为出自子夏之证乎!”卷首有雍正三年(1725年)鄂尔泰序。正文依《尔雅》次第,逐篇采取旧注疏,并参以己意而为之说解。谓原书有衍文、误字,旧读有误分误合,旧释有可议者,遂一一辨证之。论者谓是书可取者不过一二,视乾嘉以后诸家训解《尔雅》之作,言皆有物者,逊之远矣。有雍正十年(1732年)寅清楼刊本。②四卷,清周春撰。周春(1729-1815)字松霭,号芚兮,晚年号黍谷居士,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清训诂学家。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官广西岑溪知县。撰《十三经音略》、《小学余论》、《佛尔雅》等多种。著作汇为《松霭遗书》。《尔雅补注》王鸣盛称之,谓其书于注不但补其缺漏,且能正其谬误,而于邢疏漏略处裨益尤多。周氏于《尔雅》,颇好郑樵之书。是书采辑及于晚近诸家之说,似不立汉宋门户也。惟其随手札记,无条例可循。叶德辉谓是书胜于翟书,《郑堂读书记》谓较翟书完备。是书旁搜广采秦汉典籍及其传注、历代词书韵书,并及于晚近诸家之说,比较互证以诠释名物语词,说明异体,考订讹误,增补郭注邢疏,言而有证,说多可信。有乾隆间刻本及光绪戊申(1908年)长沙叶氏校刊本。

猜你喜欢

  • 韩氏事迹、方氏事迹

    各一卷。明刘文进撰。刘文进,生卒年未详。《韩氏事迹、方氏事迹》主要记述元末韩林儿、方国珍二家事迹。分年编载,略如纪事本末体例,书中所引吴朴、张时泰、邵相、周德恭诸人的论断,系之各条之下,凡是涉及诏诰、

  • 七十二峰足征集

    一百一卷。清吴定璋(生卒年不详)编。吴定璋字友篁,吴县(今属江苏)人。此集为地方诗文总集。定璋遍搜历代生于太湖七十二峰间文人之作,得诗八十三卷,词二卷,赋三卷,文十三卷,共一百零一卷。所选之诗不叙时代

  • 云南财政说明书贵州财政说明书

    各一卷。清云南贵州清理财政局编。云南财政说明书首载云贵总督李经羲札催云南清政局等文,以下正文“岁入”共分十类,第一类协款,第二类田赋,第三类盐茶税课,第四类关税,第五类杂税,第六类厘金,第七类捐输、第

  • 迪吉录

    九卷。明颜茂猷(生卒年不详)撰。颜茂猷,字壮其,又字仰子,平和(今福建省平和县)人。据《福建通志》卷二百十四《文苑传》载:“茂猷字光衷,天启甲子(1624)举乡试,崇祯甲戌(即崇祯七年,1634)知贡

  • 碧湖集

    二卷。释水光(生卒年未详)撰。释永光,字海印,湖南益阳人。此集为永光卒后友人西山逸士溥儒为之选刊者。计诗二百六十余首,分为二卷。上卷为五古及五律。下卷则七律及五言绝句。其诗气体高妙,音节自然,以五律为

  • 说文疑疑

    二卷。清孔广居(生卒年不详)撰。广居字千秋,号瑶山,江阴(今属江苏)人,孔子七十世孙。是书把《说文解字》的可疑之处汇成一编,本顾炎武十部韵目分隶各字,而以《论六书条例》冠于前。凡《说文》之可疑者,参以

  • 说左

    一卷。清宋在诗撰。在诗字雅伯,号宜亭,晚号野柏老人,安邑(今山西运城)人。康熙辛丑(1721)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宜至鸿胪寺少卿。著作除《说左》外,尚有《读诗遵朱近思录》、《论语赘言》、《说孟

  • 四阿含暮抄解

    二卷。晋代释道安撰。道安生平事迹详见《人本欲生经注解》辞条。《四阿含暮抄解》旧不题撰者姓名,只称符秦沙门鸠摩罗佛提等译。该书序言题称有悬数悬事。以三法层层说解善恶无记之法,把法善称之为德,以合四谛之一

  • 甲申廷臣传

    一卷。明李长祥撰。长祥字研斋,夔州(今四川东部)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入翰林为史官,授少司马都帅于外。清兵入关后,被捕就义。著有《天问阁集》。该书记甲申廷臣,撰于顺治三年(1646)之后。卷

  • 湖州府志前编

    十二卷。清程量纂修。程量,顺治初年任湖州府知府。《湖州府志》顺治六年(1649)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郡县沿革,目为分野、灾祥、城池、疆域。卷二里亩户口,目为风俗、物产。卷三赋税,赋役。卷四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