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少阳集

少阳集

十卷。宋陈东(1087-1128)撰。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人。东以贡入太学。钦宗时,曾上书论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成、朱勔六人为六贼,请诛之以谢天下。李纲被罢官时,曾率诸生伏宣德门上书求情,从者数万。震动朝政,立复纲职。除东为太学录。东又请诛蔡京,并极力辞官而去。高宗南渡时,李纲为相,召东至,未得回复。后李纲去职,东乃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又与欧阳澈上万言书,激怒高宗,二人俱被处死,可谓忠良之臣,死时识与不识者皆为流涕,南宋以来儒者皆以忠义予之。所著《少阳集》十卷,前五卷为遗文,后五卷则本传、行状及他书论赞。今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和《知服斋丛书第二集》。

猜你喜欢

  • 尚书小疏

    一卷。清沈彤(1688-1752)撰。彤字冠云,又作贯云,号果堂,门人私谥文孝先生。吴江(今属浙江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彤少时家贫,以穷经为事。从何焯游,登张伯行、杨名时门,讲学不缀。其经学根底宏深

  • 春秋小学

    八卷。清庄有可(详见《周官指掌》)撰。该书主要解释《春秋》字义。作者将《春秋》与《说文解字》进行对照,将《说文解字》中见于《春秋》的字作为正文,不见于《春秋》的字作为附文,进行考释。他在自序中批评许慎

  • 陶楼杂著

    四卷。清黄彭年(1823-1891)撰辑。黄彭年字子寿,号陶楼,贵筑(今贵州省贵阳市)人。道光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初年,主讲关中书院,历任陕西布政使、江苏布政使、湖北布政使等职。他为官清

  • 易因上下经

    各三卷。不著撰者姓名、时代。明《白云霁道藏目录》注题为《李氏易因》,亦不著其名字。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经部易类著录有李贽《九正易因》四卷,注称此即云霁所谓李氏。李贽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万历时官

  • 左传浅说

    二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征》)撰。作者治学侧重今文经学,站在今文经学家的立场上,对《左传》及杜预注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左传》不解经,并批评杜预等人以邪说诬《春秋》。但作者也不全盘否定《左

  • 辨隐录

    四卷。明赵凤翀撰。凤翀字文举。事迹爵里不详。曾官至知府。该书乃归田后所作,主要记古人隐居事迹。书分七门,曰龙隐、高隐、智隐、神隐、石隐、痴隐、仕隐。该书强生分别,殊无义例,有时甚至白黑不分,任意为之。

  • 历代刑法考

    五十四卷。清沈家本撰。沈家本,浙江归安县人。清光绪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修订法律大臣、法部大臣。其精于法律,有关著述颇丰。是书有总考四卷,分考十七卷、赦考十二卷、律令考九卷,狱考、刑具考、行刑之制、死

  • 掌录

    ① 二卷。清陈祖范(详见《经咫》)撰。是书乃祖范札记考证事物立名的取义,解释古书中词语的意义,辑录前人诸书的文段,以备查寻阅读。全书多摘取收录众人的论述观点,不加评论,罗列堆积。后因其门生弟子互相转抄

  • 醒后集

    五卷,《续集》一卷。附京省次五卷。明卢维祯(约1582年前后在世)撰。卢维祯,字瑞峰,号水竹居士。福建漳浦人。生卒年不详。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著有《醒后集》。是书为维祯致仕以后所

  • 黄忠宣集

    八卷。明黄福(1363-1440)撰。黄福,字如锡,号后乐翁,山东昌邑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举人,荐为主簿,授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计,超拜为工部右侍郎。永乐初迁为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