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方壶斋丛书
四集,三十六种,七十卷。清王锡祺编。王锡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一书,书中搜辑清代地理游记著作,铅字印行。《小方壶斋丛书》所收多清代学者著作,按四部次序排列。虽用活字排印,但流传极少,颇不易得。其中清丁寿征《春秋异地同名考》一卷、清阮芝生《左传杜注拾遗》一卷、清张天民《淮城日记》一卷、清李元庚《望社姓氏考》一卷、清金安清《东倭表》一卷、《东倭考》一卷、清包世臣《三案始末》一卷等书都很有史料价值,且少传本。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南清河王氏铅印本。
四集,三十六种,七十卷。清王锡祺编。王锡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一书,书中搜辑清代地理游记著作,铅字印行。《小方壶斋丛书》所收多清代学者著作,按四部次序排列。虽用活字排印,但流传极少,颇不易得。其中清丁寿征《春秋异地同名考》一卷、清阮芝生《左传杜注拾遗》一卷、清张天民《淮城日记》一卷、清李元庚《望社姓氏考》一卷、清金安清《东倭表》一卷、《东倭考》一卷、清包世臣《三案始末》一卷等书都很有史料价值,且少传本。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南清河王氏铅印本。
一卷。清吴公谨(生平详见《月轮山寿藏记》)辑。此帖是摹刻明代祝允明的《成趣园记》。按其自题所说,原祝允明真迹藏于黄小松司马家所藏,孔谷园将其刻入《玉虹楼鉴真帖》,吴公谨是在孙东雅孝廉家见孔刻,觉其一二
一卷。清魏裔介(?-1686)撰。《风宪禁约》记载了巡行约法五十四条。史书上不见有魏裔介巡按外省的记载,不知《风宪禁约》作于何时。《风宪禁约》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中。
二十卷。清王国维(1877-1927)撰。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近代学者。早年结识清末学部参事罗振玉,就读于东文学社。1901年赴日留学,翌年回国,任南通、苏
清杨思寿(1835-1891)撰。杨思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官至候补知府。他博学多才,兼工诗、词、曲、骈文,著述甚多,有《坦园丛书》十四种。《坦园六种曲》收传奇《姽婳封》、《桂
六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撰。唐太宗贞观初年,敕令颜师古正定五经文字,后“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五经正义
六卷。清刘大观(约1794前后在世)撰。刘大观字正孚,号松岚。山东章丘县人,生卒年未详。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生。官至山东河东道,署布政使。此书以编年为次,凡古今体诗五百余首。始乾隆五十四年(1
一卷。晋范宁撰,清马国翰辑。该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卷,《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不著录,久已亡佚。不知蒲叔元为何人,据辑本文义推断,当是与范宁同时的治《穀梁传》的学者,蒲叔元对《穀梁传
一卷。魏董勋(其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隋书·经籍志》作十卷,《旧唐书·经籍志》亦作十卷,盖至唐时,其书犹完存,今则佚矣。马国翰从张华《神异经注》、杜公瞻《荆楚岁时记注》、周处《风土记》、《太
十卷。旧本题曰禾川南里松山逸叟颖侯氏撰。未著姓名。查卷首有两方印,一曰尹敏,一曰颍侯。尹敏似为此书的作者。书中多载明末殉节诸臣。知作者似为清初人。以重编《百家姓》孔师东鲁,孟席齐梁诸句为纲,而杂引历代
十卷。明张献翼(?-1601)撰。其生卒里籍详见《纨绮集》。是集凡十卷。其中赋一卷,诗六卷,杂文三卷。其诗文多参以俳偶。张献翼虽与李攀龙笔札往还,而与皇甫涛则尤契。《四库全书总目》则称“其含咀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