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搜逸叙录

小学搜逸叙录

一卷。近代龙璋撰,参见《小学搜逸》,是编为《小学搜逸》的简要介绍。其中有《总目考》,备载采辑诸书,谓之皆汉魏六朝以前的遗文坠义,均足以参资考证。有《凡例》,谓“各家所引,同为一字,同出一书,而字句间有不同,详略更多互异,既未能证诸本书,但以先引者为主,而将异文注记之”。可见其详慎之至,没有杜撰傅会之嫌。关于所搜何以偏于小学一门,于群经颇少汇辑,龙氏从子毓莹《后叙》云:“盖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及黄奭《汉学堂丛书》,于经学搜采广博;而辑小学佚书者,仅有任大椿之《字林考逸》《小学钩沈》、孙星衍之《仓颉篇》而已。且任等所据者,系从道藏内得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其书仅二十五卷,固非全书,而佐以参证之群书,如顾野王之《玉篇》原本、及未经陈禹谟窜乱之《北堂书抄》尚未大出,而希麟《音义续》更为诸家所未睹,故所辑之书颇多遗漏错误者。璋乃于避乱上海之时,钩稽群籍,理董成书,自《仓颉篇》以下得七十六种,虽断简零缣,于训故音韵要不为无补也。”是书有龙氏民国初年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宝砚斋诗词集

    五卷。清潘文熊(约1892前后在世)撰。潘文熊字质文,号幼南,江苏常熟人。生卒年均不详。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刑部主事,改选扬州府学教授。本书为潘文熊遗集,卷一为《拙余吟稿》,卷二为《宝砚斋诗稿

  • 虑得集

    四卷,《附录》二卷。元末明初华悰韡(生卒年不详)撰。华悰韡字公恺,自号贞固处士,无锡(今属江苏)人。入明以后,不仕而终。为贻训子孙,取经史百家有关家教、礼学论述及自己心得,撰成此书,取千虑一得之义,定

  • 味根轩韵学

    见“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 东山草堂集

    ① 二十九卷。清丘嘉穗(约1717年前后在世)撰。丘嘉穗,字实亨。福建上杭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归善县知县。嘉穗文条畅,诗则浅弱。是集有文集二十卷,诗集八卷,续集一卷。集后旧附《陶诗笺注

  • 论语李氏集注

    二卷。晋李充撰。清马国翰辑为二卷。充字弘度,江夏郢(今湖北安陆)人。晋目录学家、文学家。曾任大著作郎,因典籍混乱,加以整理,撰《四部书目》(即《晋元帝书目》)著录图书三千余卷。在荀勖分类的基础上分经、

  • 艾纳山房集

    五卷。清王九龄(?-1709年)撰。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年不详。王顼龄之弟,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九龄为人恬静有雅量,其诗才思富艳,辞采飞扬。此

  • 集注丧服经传

    ① 一卷。晋孔伦撰,清马国翰辑。孔伦生卒年不详,字敬序,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东晋卢陵太守。此书汇集众家注,《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都著录一卷,现在已经散失。只有杜佑《通典》引用四事,《

  • 温公易说

    六卷。司马光(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封温国公,故后世称为司马温公。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尚书左

  • 乐书

    ① 一卷。后魏信都芳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信都芳字玉琳,河间(今河北河间一带)人,少时明算术,兼有巧思,后为安丰王延明召入宾馆。二人抄集古今乐事为《乐书》,延明南奔,芳乃自撰注释。《北史·艺术》有传

  • 左传拾遗

    二卷。清朱元英撰。元英字师晦,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康熙四十八年(1109)进士。此书体例上模仿宋吕祖谦《东莱左氏博议》,摘录《左传》史事一百一十条,作者对其加以考订,又与吕氏《博议》之旨在发明经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