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帖
八卷。清郑还雅(生卒年不详)等辑。郑还雅,生平不详。该帖刻于康熙十七年(1679),郑还雅当时官尉氏县(今属河南省)训导时,偕邑人靳标嵩等,取古帖及邑人书,汇刻为八卷。卷前有尉氏知县张士骃作序;古帖收有蔡邕、钟繇、竹林七贤等,有的采自后人依托,有的采自旧帖,真伪不察;邑人书迹有十多人,其中又以靳标嵩书居多。该帖上及古昔,远及汉魏,却无鉴古之识,故所采不足为信。所收邑人书又鲜有佳作,且编排次序混乱。有清尉氏县学本。
八卷。清郑还雅(生卒年不详)等辑。郑还雅,生平不详。该帖刻于康熙十七年(1679),郑还雅当时官尉氏县(今属河南省)训导时,偕邑人靳标嵩等,取古帖及邑人书,汇刻为八卷。卷前有尉氏知县张士骃作序;古帖收有蔡邕、钟繇、竹林七贤等,有的采自后人依托,有的采自旧帖,真伪不察;邑人书迹有十多人,其中又以靳标嵩书居多。该帖上及古昔,远及汉魏,却无鉴古之识,故所采不足为信。所收邑人书又鲜有佳作,且编排次序混乱。有清尉氏县学本。
三十二卷,明夏寅(生卒年不详)撰。夏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统年间考取进士,授为南京吏部主事,累进浙江右参政、山东右布政使,于弘治初年辞官归家。夏寅历仕数十年从未淹屈降志,《明史》载其“
二卷。元许有壬(1287-1364)等撰。许有壬字可用。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官至御史中丞,中书左丞。同见《至正集》)等撰。至正八年(1348),许有壬既致仕归,以赐金得康
三卷。明张志淳撰。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祖籍云南,后移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宪宗成化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因参与刘瑾图谋不轨之党,被罢官。著作除《永昌二芳记》外,还有《南园漫录》。《永昌二芳记》,
一卷。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鹿樵生,太仓(今属江苏)人。幼禀异慧,受到复社领袖张溥的赏识,被收为弟子。崇祯三年(1630)举人,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
六卷。明吕元善(生卒不详)撰。吕元善,字季可,号冠洋,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明天启年间(1621-1627)贡生,官至山东布政司都事。《圣门志》记载孔氏诸家世系、孔门弟子及后代理学诸儒事迹,分圣门
四卷。《附录》一卷。明章懋(1437-1522)撰。章懋字德懋,号暗然子,晚号谷滨遗尧,浙江兰溪人。成化二年(1466)举进士第一,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疏谏元夕张灯,庭杖谪官,迁福建按察司佥事,政绩甚
十卷。清朱轼(详见《周易传义合订》)撰。此书不全录《春秋》经文,凡有所论说者,则摘取经文作为标题,并在其下注明了自某年。作者在《叙》中称自己“恪属守胡《传》,间有词旨未畅及意有所未安者,始妄陈管窥之见
一卷。宋范成大(详见《桂海虞衡志》)撰。《范村梅谱》,首叙梅花为天下尤物,吴下最盛。次叙作者在石湖玉雪坡种梅几百种,但仍感不足,又买王氏之屋七十幢,完全拆除,其地三分之一种梅,所有吴下梅品为之尽收;此
一卷。宋李迅(生卒年不详)撰。李迅,字嗣立,南宋时泉州(今属福建省)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尤精外科。李迅持心近厚,医德高尚,广收方书,多蓄药味,有问方者必告,有求药者必予,毫不吝啬,积平生经验,潜
一卷。唐萧颖士(717-768)撰。萧颖士字茂挺,唐代散文家、诗人。兰陵(今山东苍山)人。四岁知为文,十岁补太学生。通百家谱系及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735)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对策为第一。曾任金坛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