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

一卷。明李时珍(详见《本草纲目》)撰。此书刊于万历六年(1578)。首列奇经八脉总论,次论阴维、阳维、阴蹻、阳跻、冲脉、任脉、督脉、带脉等八脉循环。李氏认为人身经脉有正有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为十二正经,阴维等为八奇经。正经人所知之,奇经医所易忽。故此书又结合经脉所主病证,评其病源治法,并参考诸家之说,广引《内经》、《难经》等书中医说,从病因、病机至辨证施治,予以精辟论述。书后附有诊气、九道脉图。书中论析精详,阐发《内经》之言,详其诊法,道前人未道之言,颇有独到之处。此书为研究脉学的专门著作,亦为后世研究脉学者必读之书。此书与《濒湖脉学》、《脉诀考证》为姊妹篇。其引各家医论能取长指短,且据《灵枢》、《素问》以研究委曲,并得其端绪。为研究奇经八脉的重要著作。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合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毛诗序义疏

    一卷。南朝齐刘珪(434-489)撰。清马国翰辑。刘珪字子珪,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人。《南史》、《南齐书》有传。刘珪性至孝,博通《五经》,时人推为大儒。齐高帝萧道成即位,数召刘珪入内,而刘珪非有征从

  • 吟风阁杂剧

    四卷。清杨潮观(1710-1988)撰。杨潮观,字宏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先后任山西、四川等地县令。他为官关心民生疾苦,政声卓著,颇有清名。奉调泸州县令时已年

  • 寻乐堂四书讲义

    八卷。清何昱撰。昱字子昭,一字质夫,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何昱乐以程朱为归,对《大学》的明德,《中庸》的性道,《论语》的学习,融会贯通,多所发明。尝谓:“自汉唐而还训释四书者,不啻数十百家,而洞见大道

  • 吴公教子书

    见《天玉经外传》。

  • 临安集

    六卷。明钱宰(1299-1394)撰。钱宰,字子予,一字伯均,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元至正间进士,因亲老不赴公车,教授于乡。明初征修《礼乐书》,洪武六年(1373)授国子助教,以赋《早朝诗》忤旨,遣归

  • 观古堂书目

    十五种,四十六卷。叶德辉(已著录)编。所收书为《宋绍兴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叶德辉考订)、明周弘祖《古今书刻》二卷、明梅鷟《南雍志经籍考》二卷、明高儒《百川书志》二十卷、明朱睦《万卷堂书目》四

  • 说文分韵易知录

    十卷。清许巽行(生卒年不详)撰。巽行字亦葵,号密斋,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乾隆壬午(1762)副榜贡生,官安徽南陵县知县。此编仿徐锴《说文韵谱》、李焘《五音韵谱》,自东至甲,将部首字按四声编排。对

  • 西泠闺咏

    十六卷。清陈文述(1771-1843)撰。陈文述字怡道,号退庵,别号颐道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三年(1798)中乡试副榜,嘉庆五年(1800)中举。入京为正黄旗官学教官。历官上海、崇明、常熟

  • 茗香堂史论

    四卷,清彭孙贻撰。彭孙贻字仲谋,一字羿仁,海盐(今属江苏省)人。明末贡生,入清后决意不出仕,学问宏深奥衍,对天文历算尤为精通。他的诗作为王士祯所赏识,七言律诗仿效陆游,著有《茗斋集》、《五言妙境》、《

  • 询刍录

    一卷。明陈沂(详见《维桢录》条)撰。此书取里巷相传讹谬之事,以及通俗俚语,各为疏证其出处,所以以“询刍”为名。篇帙甚短,仅十九条,千余字。有些内容可资考证之用。如“牵牛郎”条云:“小儿相牵,戏曰:‘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