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

二百卷。乐史撰。乐史(930-1007),字子正,宋抚州宜黄(今属江西省)人。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历著作郎,知陵、黄、商等州,分司西京,改判留司御史台。著述颇为丰富,传世有《广卓异记》二十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等。“太平”,是指北宋太宗太平兴国这一年号。此时,北宋灭掉北汉,最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版图大致确定。适应北宋统一的政治形势,乐史乃合舆图所隶,考寻始末,条分细缕,著成此书。乐史承继并发展了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编纂体例,分道、州军、县三级,以州军为单元,依次记叙州(军)沿革、领县多少、州境、四至八到、户数、风俗、人物、土产以及所领各县的建置原委、名胜古迹等。其中户口一项,以太平兴国与唐开元相比较。其山川、古迹、要塞等,均与《元和郡县图志》同。唯其风俗、人物两项,为《元和郡县图志》所无,是其新创。至此,地理之书体例详备、大定。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时,陇右道已为吐蕃所占,但李吉甫仍以陇右道入其书。此时,幽云十六州尚为辽所占据,乐史亦效法李吉甫,将幽、云十六州著入《太平寰宇记》中。该书原为二百卷,至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只存一百九十三卷,中缺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九等七卷。乾嘉时期,江西万氏及乐家祠堂刊行该书,又缺第四卷。光绪十八年(1892),杨守敬随黎庶昌出使日本,发现该书残本,内有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卷,借得抄出,一百一十四卷缺后半。后黎庶昌刊行《古逸丛书》,又影印自日本所得《太平寰宇记残六卷》。合两种刊本,共得一百九十七卷多,仅缺第四卷、第一百一十九卷与第一百一十四卷后半。其后,又有陈兰森辑《太平寰宇记补阙》七卷,陈运溶辑《太平寰宇记拾遗》七卷与《太平寰宇记辨伪》六卷等。目前,尚缺一个较完备的整理本。

猜你喜欢

  • 李卫公问对

    三卷。又名《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旧题唐李靖撰。李靖(577-649)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新、旧《唐书》俱有传,为唐初著名军事家,屡建奇功,唐贞观十一年(637)受封卫国公。据史传李靖

  • 孝经集证

    十卷。清桂文灿(详见《孝经集解》)编纂。是书采集《易》、《书》、《诗》、《周礼》、《仪礼》、《大戴记》、《小戴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论语》、《孟子》、《国语》、《荀子》、《吕览》、《新语

  • 元诗纪事

    四十五卷。清陈衍(生平见《石遗室诗话》条)编。由于唐宋、金代诗均有纪事,而元代独无。清初顾嗣立所辑《元诗选》影响颇大。钱大昕想与之同步,故采各家诗文集、笔记与《元史》资料辑为《元诗纪事》。然而,《元诗

  • 方改亭奏草

    无卷数。明方凤撰。方凤字时鸣,号改亭,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正德进士,历任御史。武宗南巡时疏论七事。世宗即位后数争大乱,以灾异来指切弊政,从而被调为广东提学佥事,谢病归卒。《方改亭奏草》载奏议一十八

  • 十三经注疏正字

    八十一卷。题为清沈廷芳(生卒年不详)撰。廷芳字椒园,一字畹叔,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元年由监生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按察使。此书实为与廷芳同时的浦镗撰而由廷芳刊行的。镗(生卒年不详

  • 续诗品

    一卷。清袁枚(详见《随园诗话》)撰。《续诗品》是袁枚仿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而作的论诗专著,在其诗论中有着重要地位。袁枚在《续诗品》前小序中说:余爱司空表圣《诗品》,而惜其只标妙境,未写苦心;为若干

  • 朱少师奏疏

    八卷。朱燮元撰。朱燮元,明代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事迹详见《督蜀疏草》条。《朱少师奏疏》为其曾孙朱世卫重刊,书前有倪元璐撰写的行状,刘宗周写的墓志铭,末有世卫跋语。称刊印《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

  • 恩诵堂集

    十四卷。朝鲜李尚迪撰。李尚迪字惠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据集中有关内容推断,他是因出使来清而长住的朝鲜官员。据该集前《自序》载:“尚迪少承家学,壮资师友,粗涉文艺,略有撰著。上下三数十年,交游唱酬遍海

  • 物原

    一卷。明罗颀(生卒年不详)撰。罗颀字仪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本书为更订宋高承《事物纪原》而作。全书共分十八门,共二百三十九条。《事物纪原》尚著明出典,而本书混众说而为一,舛误之处很多。如谓乌孙

  • 双梅景暗丛书

    十六种附一种,二十六卷。清叶德辉(详见《郎园先生全书》)编。该书收清余怀《板桥杂记》三卷、清西溪山人《吴门画舫录》一卷、清安乐山樵(吴长元)《燕兰小谱》五卷、清秋谷老人(赵执信)《海沤小谱》一卷、清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