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经史汇纂
四卷。清查彬撰。查彬字伯野。大兴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信阳州知州。此书为作者所著《湘芗漫录》的第一种。据费庚吉序,言此书“以经为经,以史为纬,援据精而简择当。”但观其全书却并非如此。如他解释乾卦初九“潜龙”时,说汉高祖刘邦曾为亭长,明太祖朱元璋身为布衣都是“潜龙”的表现,而西伯事奉殷纣,汉高祖归于项羽麾下则正是乾卦九四“龙之在渊”的注解。皆牵强附会之说,并无深意。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有自刻本。
四卷。清查彬撰。查彬字伯野。大兴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至信阳州知州。此书为作者所著《湘芗漫录》的第一种。据费庚吉序,言此书“以经为经,以史为纬,援据精而简择当。”但观其全书却并非如此。如他解释乾卦初九“潜龙”时,说汉高祖刘邦曾为亭长,明太祖朱元璋身为布衣都是“潜龙”的表现,而西伯事奉殷纣,汉高祖归于项羽麾下则正是乾卦九四“龙之在渊”的注解。皆牵强附会之说,并无深意。后附《易经集说》一卷。有自刻本。
十三卷。宋汪应辰(1118-1176)撰。应辰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宋代作家。绍兴五年举进士第一。累官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主张与金国讲和。应辰上疏力言其因循无备。上下相蒙,将应辰
六十四卷。明唐顺之(1507-1560)编。唐顺之,武进(今江苏省南部)人,字应德,一字义修。嘉靖八年(1529)进士第一,官左佥都御史,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顺之学问渊博,留心经济、天文、地
二十卷附援证十卷。清珠隆阿撰。珠隆阿,满洲正黄旗人,官安徽按察使。嘉庆九年(1804)为长芦盐政。是书即为这以后纂修。其卷一、卷二为谕旨,卷三、卷四为天章,卷五为盛典,卷六为优恤,卷七为律令,卷八为□
清江有诰撰。江有诰(?-1851)字晋三,号古愚,安徽歙县人。年二十二为学官弟子,无意举业,遂专志古学,杜门著述。尚著《说文六书录》、《说文分韵谱》、《古韵总论》、《音学辨讹》、《江氏字学叙录》、《唐
一卷。清方东树(1772-1851)撰。方东树字植之,安徽桐城人,诸生。东树幼承家范,后从姚鼐学古文,四十以后不欲以诗文名世,专研义理,著有《汉学商兑》,以攻考据家之失。此书所考分陶渊明世系、不仕异代
见《黄帝阴符经》。
无卷数。清江见龙撰。江见龙字寿水,杭州人。康熙中诸生。江见龙说易主象与理而略于数,如解屯卦六四为四止而初动,有班如之象,大壮卦九三用壮用罔之故。旅卦六二得童仆为得三爻,此类解说共有十余条,对于经传都有
八种,二十六卷。清龙启瑞(详见《尔雅经注集证》)撰。八种中最要者为《尔雅经注》三卷《音释》二卷《集证》三卷,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经籍举要》一卷,以义理致用之学为宗举列典籍,所列虽不甚广,然亦可考
五卷,《易筮通变》三卷。元雷思齐撰。雷思齐字齐贤,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生平不详,四库馆臣称其“宋亡之后,弃儒服为道士,居乌石观,后终于广信。事迹具袁桷所撰《墓志》”。未甚确。袁桷志墓云:“幼弃家
五卷。清王筠撰。王筠生平著述,见《说文句读》。《说文韵谱》全称《说文解字篆韵谱》,南唐徐锴撰,乃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四库提要》云:“锴所编部分,与《广韵》稍异。又上平声内痕部并入魂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