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桥县志

吴桥县志

①十卷。清任先觉修,杨萃纂。任先觉,字伊水,山西宁武人,顺治进士,曾任吴桥县知县。杨萃,吴桥县人,儒学生员。康熙九年(1670)任先觉任吴桥县知县后,“皇上允辅臣请,修一统志”。明万历创修的吴桥县志已散失,任先觉乃集邑人重新纂辑,历三月而书成。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分舆地、宫室、食货、官师、选举、人物、艺文、武备、王言、终志,共十志,六十八子目。此志卷首录明万历钱维礼创修吴桥志序跋各一篇,且详其门类。与其对照,此志实仍明志而成书。书中很混乱,如城池隶于疆域目,县治附宫室目,公署附学校目。武备志已附驻防,而官师中亦有驻防,则前后重复。王言志诰命封爵门中载妇女受封赠之人,恩荫门中载荫袭之官,本宜分隶职官及列女门中,仅以事出诰命即标王言一目,有乖体例。②十卷。清鹿廷瑄修,杨萃纂。鹿廷瑄,山东福山人,康熙进士,曾任吴桥县知县。杨萃,吴桥县人,儒学生员。此志实为康熙十二年任先觉志之增补。因距旧志成书不过七载,其间文物制度变化不大,故增补资料亦有限。其于宫室志增鹿廷瑄所建之预备仓,并附建修记一篇。碑文增范文忠公祭田碑记一文,官师志知县增任先觉、鹿廷瑄二人。典史增范作桢一人。教谕增郝化凤一人。训导增伊肃一人。人物志孝子增王性刚、孙守才二人。孝妇增张廷枢之妻丁氏一人。诸如此类。凡旧志之芜杂与疏漏之处,悉未改正。③十二卷。清倪昌燮、冯庆杨修,施崇礼等纂。倪昌燮字理卿,浙江归安县人。监生,同治十三年(1874)任吴桥知县。冯庆杨,字砚仲,福建闽县(今福州闽侯县)人。咸丰举人,澜阳书院掌教。施崇礼,字敬斋,浙江归安县人。监生,时任吴桥县典史。同治十二年(1873)官修《畿辅通志》,当时的县令石学阶因修文庙而未按上令重修县志。十三年(1874)倪昌燮接任吴桥县令后,遂设局修志,一年书成。光绪元年(1875)澜阳书院刻印。全书十二卷,七志:卷一舆地,卷二至卷四建置,卷五田赋,卷六官政,卷七至卷九人物,卷十杂志,卷十一至卷十二艺文。其沿革、职官、选举三类皆用表格,年经事纬,寻究方便。然其职官姓名多有遗漏,未能一一核查。建置志学校类列先贤姓名外,还详述陈设、礼器、乐章,似无必要。漕运、兵防二类仅寥寥数言,略充门类,则过于简略。

猜你喜欢

  • 玉海纂

    二十二卷。明刘鸿训(生卒年不详)编。刘鸿训字默成,长山(今山东济南)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本书是因王应麟的《玉海》一书卷帙浩繁,不便阅览,因此而节录其精要语句编辑而成。基本上依照原书的编

  • 明经济名臣传

    四卷。明贺中男撰。中男,永新(今属湖南)人。生卒仕履均不详。该书主要记载有明一代诸名臣事迹。经济乃经邦济世之意。书中所录自洪武年间至万历年间,共收文臣五十五人,武将二十一人。据其子贺善来所撰体例称,该

  • 论世八编

    十二卷,清华庆远撰。华庆远,无锡人。该书辑前人论古之说,按时代区分。卷首有四篇自序,初序作于崇桢十三年(1640),再序作于崇桢十七年(1644),三序写作年代是顺治六年(1649),四序为康熙八年(

  • 杜诗捃

    四卷。明唐元竑(1590-1647)撰。元竑,字远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明亡,不食死,论者以首阳饿夫比之。著有《杜诗捃》等。是书为唐氏读《杜诗》时所作札记。唐氏所阅为

  • 信古余论

    八卷。明徐三重(生卒年不详)撰。徐三重字伯同,松江(今属上海)人。万历进士,授刑部主事。任职三年,后以病告归。家居四十余年,以论学著述为业,学者称鸿州先生。著作较多,有《庸斋日记》、《余言》、《兰芳录

  • 高密县乡土志

    不分卷。清王梦松修,傅骏声等纂。光绪末年,西洋学术、文化输入中国,各地改设学堂,并命各地守官编纂乡土志,作为历史课本的参考。王梦松而与邑中绅士商讨,征邑中俊秀,分任纂修、校勘、采访诸事,历数月而志成。

  • 八经类集

    二卷。明许獬(生卒年不详)撰。许獬字子逊,同安(今属福建)人。万历二十八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所谓“八经”,即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孝经、小学。许獬分采“八经”之词语,分类辑书。共分九类,即天

  • 宝刻类编

    八卷。未著撰书人姓名。《宋史·艺文志》不载此书,诸家书目也未著录,只有《文渊阁书目》里有记载,但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中。此书收录碑刻,上自周秦,下到五代。根据书中写有宣和、靖康年号,可知为南宋

  • 枕上语

    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参见《几上语》。

  • 医方大成论

    见《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