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类书残卷

古类书残卷

一卷。无作者姓氏。书卷首尾都残缺,亦无书题。存有整行文字七十行,尚有断行二十八行。从残卷看其体例略似唐虞世南之《北堂书钞》、徐坚之《初学记》,张楚金之《翰苑》。尤与吴淑之《事类赋》更为相近。书以偶句为文,之后,杂引群书,汇为注解。残卷尚存孝行、事君、交友三子目。孝行类开头即己残缺。另两段开头有事君能礼,朋友善交等字样,与上下文句不相连贯,似乎是子目之词。文中注语所引,也不标明出处。虽然有的明确的称为《史记》,但是并非是司马迁所著之《史记》,而是泛指古之诸史书。从书的内容看亦非大家之作,是较为通俗的类书。但是其中一些内容如苏秦锥股事,不见前书称引。又羊角哀并粮事,其记也较六朝人所记更为详细。因故事也已更拓大,所以也为后代的小说提供了材料。尽管残卷,但仍可增加人们的见闻,为考古者所资。有敦煌卷子本。

猜你喜欢

  • 玉函山房目耕帖

    三十一卷。清马国翰撰。凡《易》六卷,《书》六卷,《诗》十卷,《周礼》九卷。据《纫香草堂遗集序》,谓《仪礼》、《礼记》、《春秋三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等都有初稿。此刊本却没有,想已

  • 秋士自述年谱

    一卷。清徐元润(1756-1838)自述。元润字云伯,号秋士,江苏太仓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举人,历任紫阳、宜川、渭南、白水等县知县。此谱自记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月止,八月谱主卒,其间则

  • 东吴名贤记

    二卷。明周复俊(生卒不详)撰。周复俊,字子吁,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著有《泾林集》、《全蜀艺文志》、《玉峰诗纂》等。《东吴名贤记》记录吴中自商朝丞相

  • 易经增注

    十卷。明张镜心撰。镜心字用晦,磁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该书用注疏本,随文阐发,以义理为主,也兼及象数。没有诡奇之词,也没有深微之论,平庸普通,是墨守宋儒的说《易》讲本。《四库全

  • 乐昌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刘运铎修,陈宗瀛纂。刘运铎,湖南慈利人,乐昌县长。旧志创始于明万历间知县张祖炳,而后至同治八年(1869)四次增续修。民国十八年(1929)九月,县长刘运铎开局纂修,次年二月成书。

  • 尚书五行传注

    一卷。清袁钧辑,袁尧年校补。袁钧认为,《尚书五行传》一卷,过去列于《尚书大传》之中,称作《洪范五行传》,可是《大传》之中自有《洪范传》,所以,此《尚书五行传》应当另是一书。袁钧还认为,此书为汉以前人所

  • 孝经集解

    ① 一卷。清蒋永修(生卒年不详)撰。永修字慎斋,号纪友,宜兴(今属江苏)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平越府知府,湖广提学副使。著有《慎斋遇集》。该书依照《孝经》之文诠释,以训童蒙。本与《小学》合

  • 中庸衍义

    十七卷。明夏良胜(1480-1538)撰。夏良胜字于中,南城(今属江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后为仇家所陷,谪戍辽东。著有《东洲初稿》等书。此书嘉靖间夏

  • 易注

    十二卷。清崔致远撰。致远字静君,山西曲沃人,康熙进士,官至吏科掌印给事中。其平生好易学,多所探研。其《易注》十二卷历二十年乃成。据自序,曾七易其稿,意于象则较有研求。今观全书,其于易象则甚为疏略,凡利

  • 周易大象解

    一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见《周易稗疏》条)撰。王氏曾撰《易内传》,诠释大象之义已很详尽,此书作于《易内传》之前,有王夫之自序,词义与《易内传》内容间涉重复,内容可互参。今存《船山遗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