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汇编
四卷。明韩孔赞(生卒年不详)撰。韩孔赞字义一。本书采诸史典故,分四十七门。其事起于唐代而止于明代。其体例仿《文献通考》,内容叙述简略。
四卷。明韩孔赞(生卒年不详)撰。韩孔赞字义一。本书采诸史典故,分四十七门。其事起于唐代而止于明代。其体例仿《文献通考》,内容叙述简略。
无卷数。清薛凤祚编。凤祚字仪甫,益都(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曾师事定兴鹿善继、容城孙奇逢,于是汇集鹿氏《四书说约》、孙氏《四书近指》为一书。书前有编者自序,谓此书出当与孔曾、思、孟四家书共
十卷。明毛宪(约1524前后在世)撰。毛宪,字式之,号古庵,江苏武进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迁给事中,时内侍擅权,国事日作,毛宪疏劾之,内外肃然,武宗储嗣未定,举朝讳不敢言,毛宪疏请不报,谢病归
二十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程颐晚年作《春秋传》未毕即去世,其书内容始于隐公元年、止于桓公九年,故承泽集诸家说为补,书成于康熙九年(1670)。此书桓公九年以前全录程书,其间词义简约者重为
①二卷,清王复宗纂修。王复宗,字元一,贵州安顺府普安州人,康熙八年(1669)举人,九年(1670)进士,二十一年(1682)任天柱知县。《天柱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全书上下两卷,上卷分
一卷。清代陈伟撰。此书是作者自光绪丙戌(1886)冬至光绪己丑年(1889)间研读经史著作时写成,主要摘录了一些封建士子修身治国的格言,其中有一些则是感于时事而写的警句。另外在“天平景象是衰败根基”一
十卷。明梁伯龙撰。生卒年未详。梁伯龙,字辰鱼,江苏昆山人。其套数小令集名《江东白苧》。今有汲古阁刻本传世。又谱西施故事为传奇。时同邑魏良辅能喉转音声,始变弋阳海盐故调为昆腔。伯龙乃填《浣溪记》付之。同
一卷。〔美〕方法敛(Frank H.chalfant)摹,白瑞华(Roswell S.Britton)校。线装,一册。方法敛,美国人,曾与英人库寿龄同为山东潍县牧师。当殷墟甲骨初出土时,他们二人合购殷
一卷。清孙冯冀撰。冯翼字凤卿,奉天承德(今属河南)人。云南巡抚曰秉之子,荫生,简用通判、侯补郎中。尚著《江宁金石待访录》,与王瑜同撰《说文正字》。是书凡十六篇、释生第一、甲象人头为甲属第二、乙象人颈为
①一卷。清吴映奎辑。映奎字止狷,又字银帆,江苏昆山人,贡生。此谱谱主顾炎武(1613-1682),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炎武年轻时曾参加过
四卷。明周宏(生卒年不详)撰。周宏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前有正德十五年(1521)自序,又有五言律诗一首,语言浅俗。书中医论外感皆取法于仲景,内伤皆取法于李杲,湿热取法于刘完素,杂病取法于朱震亨。论说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