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乐经传

古乐经传

①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累官至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著录甚多,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孝经全注》、《离骚经注》、《二程遗书》、《古文精藻》等十几种。是书取《周礼·大司乐》以下二十官为经,以《乐记》为之传,又有《附乐经》、《附乐记》,统为五卷。《乐经》、《乐记》为光地所自订,其《乐教》、《乐用》二篇则其孙李清植以光地遗稿辑成。书有迂曲不通之处,然其以上文祀天神四望所用之律为证,亦自有意义,可补前人所未备。其他立说,多考核确当,讲论精详,用力甚深。是书有《四库全书》本、《李文贞公全集》本、《榕村全书》本。② 三卷。明湛若水(1463-1560)撰。若水字元明,增城(今广东增城)人,号甘泉。弘治进士,授编修。有《二礼经传测》等著作。是书补《乐经》一篇,湛若水所拟;《古乐正传》十篇,则是抄录他的门人吕怀的书。《古乐本传》一篇即《乐记》原文。《别传》一篇,皆为《周礼》中所记的乐事。《杂传》一篇,《律传》一篇,则杂采孟子以下历代论乐的理论。该书大旨以论度数为主,以论义理为后,所以以所作内容为经,而将《乐记》以下的古乐经为传。然而古代的度数,其密率已不可知晓,湛若水以为自己的论断与古相符则未免过于自信。该书于《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越中先贤祠目

    一卷。清李慈铭(见《汉书札记》)撰。该书记汉代至清代浙江地方名士贤达凡二百二十二人。首写先贤祠之缘起,次定崇祀先贤之例,意在严格选择界限。此书为慈铭撰写并刊行。现有光绪十一年(1885年)刊本。

  • 王氏书苑

    十卷。明王世贞编(生平见《弇山堂别集》)。王世贞整理古书家言多至八十余卷。其抚郧阳时,曾选择其中十数种刻版,版藏于襄阳郡书斋中,因遇洪水而漂失。于是王世贞又以刻本五种给其弟王元贞,翻刻于金陵,题曰《王

  • 调梅鼎禅师语录

    十四卷。清代释明鼎(生卒年不详)述,释宝宣等编。明鼎,俗姓冯,号粟庵,字调梅,晚年自称恬退翁。其生平事迹详见《恬退翁后录》辞条。明鼎所说,由门人宝宣所编成的《调梅鼎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该语录

  • 魏桓范

    见《世要论》。

  • 玉双鱼

    见《飞花咏》。

  • 释孟子

    一卷。清金人瑞(1608-1661)撰。人瑞原名喟,字圣叹,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著名文学批评家。其所评点的《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水浒传》,合称“六才子书”。另著有《

  • 左传国语国策评苑

    六十一卷。明穆文熙(详见《七雄策纂》条)编。其中《左传》三十卷,《国语》二十一卷,《战国策》十卷。《左传》选用的是杜预注和陆德明释文,但只标有杜预名,而不标陆德明名。《国语》选用的是韦昭注,宋庠补音。

  •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

    三卷。五代后蜀彭晓(生卒年不详)撰。彭晓,字秀川,号真一子,永康(今四川灌县)人。飞鹤山道士,仕后蜀孟昶,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受赐紫金鱼袋。撰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又称《周易参同契通真义

  • 画墁录

    一卷。宋张舜民(约1034-约1100)撰。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碇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登进士第后,为襄乐令,累官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受元祐党籍牵连,被贬商州。后复集贤殿修撰而卒。张舜

  • 周易互体详述

    一卷。清方申撰。自汉以后儒者多用互体之法解经,方申自谓“确守先哲之旧章,不用后儒之新说”,撰成此书,发明互体之别有九:包括二三四互、三四五互、中四画之互、下四画之互、上四画之互、下五画之互、上五画之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