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三经音义故例

十三经音义故例

一卷。清孙葆璜撰。葆璜字仰屾,原名衍庆,字柳君,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此书总例二十二条,凡例二十五条。“故”是“诂”的意思,由今言而通古义,所以称“十三经音义故”。总例大致分为“字体”和“音义”。字体主《说文》,经有而《说文》无的字,从《字林》、《玉篇》、《广韵》、《集韵》中辑补。注疏用阮元十三经,校勘记辅以严可均《唐石经校文》。如《周易》之子夏、京房、荀爽、郑玄、虞翻诸传本,《尚书》的《尚书大传》、《逸周书》,《诗经》的齐、鲁、韩三家诗逸篇,《礼记》的大戴记,《周礼》的故书,《仪礼》的古今文异字,三传外的《国语》,汉魏唐宋石经的不同今本,以及《说文》、《字林》、《玉篇》之引经异字等等,皆刊登之。音义主陆德明《释文》用卢文弨考证本,参考影抄宋本,通志堂本,只注意经文而舍弃注文。对于《释文》也并不遍引,只是陆氏所谓本或作某字,既合于《说文》,又为监本所不载的,则必表而出之。群经中又以《尔雅》为主,用邵晋涵正义本,兼选取《小尔雅》、《广雅》、《方言》。王经原疏除《周礼》、《礼记》、《诗经》外,《仪礼》用张尔岐的《郑注句读》,《周易》宗李鼎祚《集解》,《尚书》引江声《集注音疏》、孙星衍《今古文注疏》,对于二十九篇之外的不予重视,二十九篇之外的为群经所无的字,则一例刊登之。《书序》及百篇逸经中附见于《书序》的,也一并涉及。其《凡例》分目是:正、体、阙、逸、刊、补、通、别、存、释、形、重、省、包、特、详、略、析、合、连、互、附、仍、约、繁。每条下系以说解。按此书作于嘉庆间,其时金日追的《仪礼正伪》,胡培翚的《仪礼正义》尚未出,确实比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为优。只是凡例所举,微嫌于繁。有道光二十六年己学斋刊本。

猜你喜欢

  • 大易法象通赞

    七卷。元郑滁孙撰。滁孙字景欧,处州(今浙江丽水)人。宋景定间(1260-1264)进士,曾知温州乐清县,迁宗正丞、礼部郎官。入元以后,因推荐而被授予集贤直学士。《元史·儒学传》具载其事迹,可参看。该书

  • 山谷刀笔

    二十卷。宋黄庭坚(1045-1105)撰。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人。其生平详见《山谷集》条。是集乃其所著尺牍。共二十卷。按年编次。其中,庭坚初仕至任馆职期间四卷,居忧时所作三卷,在黔州时所作

  • 密勿稿

    三卷,毛纪撰。毛纪(1463-1545),明山东掖县人,字维之,号峰逸叟。成化丁未(1487)年进士。正德(1506-1521)中以吏部左侍郎迁礼部尚书,寻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嘉靖(1522-15

  • 常谈搜

    四卷。清易本烺撰,其子崇垚等校。本烺字眉孙,湖北京山县人。是编卷端有同治癸亥(1863年)本烺弁言,以为天下有常谈语句,操觚家习知之,及叩其出处,则老生宿儒或有不能骤应者,且踵讹袭谬,不知其非。如“会

  • 毛诗问难

    一卷。三国魏王肃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著录《毛诗问难》二卷,已佚。《旧唐书·经籍志》同。是篇是马国翰从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辑得七节,皆王肃攻郑玄之作,《问难》亦申毛以难郑。如《小雅》“大夫不

  • 正韵

    见“洪武正韵”。

  • 订俗文

    十九卷。清郝懿行(1757-1825)撰。懿行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今属山东省)人。是书大量辑录了符合封建道德,维护宗法制度的清规戒律及对子女教诲、训导的言行。有《郝氏遗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 雅尚斋诗草二集

    二卷。明高濂(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高濂,字深甫,号瑞南,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其诗先有初集,但未有见。此为二集。前有万历九年(1581)自序,称其诗得乎自然以悦性情,故往往称心而出,

  • 性理备要

    十二卷。明王三极(生卒年不详)撰。三极号少墩,仙游(今福建省仙游县)人,仕履不详。是书成于万历十五年(1587),取《性理大全》,摘其要语,以便诵习,书前仍冠以成祖御制序。内容取舍不精,可能为坊刻陋本

  • 三畏斋集

    四卷。明朱吉(1342-1422)撰。朱吉,字季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洪武中,以荐得授户科给事中,曾上书洪武帝请宽胡蓝党禁,后以书法超众而授中书舍人,不久又改授侍书,出为湖广佥事,在当时颇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