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集编

仪礼集编

四十卷。清盛世佐(生卒年不详)撰。世佐字庸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举人。曾任龙里知县。除著有《仪礼集编》外,又订正杨复《仪礼图》。是书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汇集古今说《仪礼》者一百九十七家,而断以己意。《浙江遗书总录》称其为十七卷,积帙共二千余翻。为卷仅十七者,按经篇数分之,不欲于一篇之中横隔也。以为本目录列十七卷,书则实四十卷者,终以卷轴太重不得已而分之。《总录》又称,末附勘正监本《石经》,以补顾炎武、张尔岐之缺,此本亦只有目录而无书。又谓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析诸篇之记分属经文,乃编纂之初,不得不权立此例,以便寻省。可惜卒时大业未完由门人继之,因袭未改,非朱子本意。吴澄亦疑其经、传混淆,为朱子未定之稿。故盛氏是编,经与记都依郑玄旧本,经、记各自独立。其中《士冠》、《士相见》、《丧服》等篇,传写混淆者,则从蔡沈《书经集传》考定“武成”之例,别列改本于后,而不敢移易经文。其持论颇为严谨,于诸家谬论辨正甚详。虽持论时有出入,然颇有考订之功,在近时说礼之家中,可称为根据之学。有嘉庆辛西冯氏刊本十七卷。

猜你喜欢

  • 说文谐声类编

    不分卷。清安吉(生卒年不详)撰。安吉字古琴,无锡(今属江苏)人。乾隆举人,闭门穷经,专攻音学,认为韵有古今,叶韵说是错误的。著有《六书韵征》、《夏时考》、《十二山人文稿》等。此书为按韵编次《说文》谐声

  • 闲家编

    八卷。清王士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士俊字犀川,贵州平越(今贵州福泉县)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后授庶吉士。雍正元年以知州发河南,累擢河南巡抚,他提倡垦荒劝捐,颇为民累。此后又任湖北、四川巡抚,河东总督,后

  • 黑蝶斋诗钞

    四卷。清沈岸登(?-1702)撰。岸登,字覃九,号南淳,又号惰耕村叟。浙江嘉兴。(一作平湖)人。工诗词,善书画,时人称为“三绝”。本集是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岸登殁后,由其侄沈黼熊编辑而成,只收诗

  • 朱注发明

    十九卷。清王掞撰。王掞号颛庵,江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太常王时敏之子,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是书无序,有钱之骏所作凡例,依次为《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以为统系次第应如此。王掞笃信朱子,就

  • 启祯两朝剥复录

    六卷。明吴应箕撰。应箕字次尾,贵池(今属安徽)人,早年入复社,能古文词,踔厉风发。当时阮大铖因附逆案,潜居金陵,应箕集合南北名士大会桃叶渡,作《南都防乱公揭》以驱之。明亡被捕,不屈而死。著有《楼山堂集

  • 急救良方

    二卷。明张时彻(生平事迹详见《摄生众妙方》)编。此书专为荒村僻壤之中不谙医术者而著。张氏认为荒村僻壤,医药不便,便将佚名氏《急救方》校正讹误,删补修订,又将己藏之方增之,分门别类,以成此编。书中内容分

  • 大学讲语

    一卷。中庸讲语 一卷。论语类解 二卷。孟子类解 十一卷。清王辂撰。王辂字少白,安昌(今河南确山)人。在武陟讲席时,撰成《大学讲语》《中庸讲语》说略,许振祎为之作序。其后又续成《论语类解》、《孟子类解》

  • 春秋考

    十六卷。宋叶梦得(详见《春秋传》)撰。叶梦得之治《春秋》,多有攻击三传者,而此书是旨在申明其所以攻击三传,只是根据周代法度典制以为断,并非自己所臆测。所以书中所言皆讨论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陈振

  • 易爻例

    一卷。清吴翊寅撰。此书与作者所著《易彖传大义述》相为表里。分三部分,一为消息升降爻例。二为消息升降卦本图,三为旁通反对卦变图。作者认为乾坤为众卦之祖,十二消息卦为乾坤两卦所生,而五十杂卦都是由十二消息

  • 读史记十表

    十卷。清汪越撰,徐克范校。汪越,字师退,又字季超。南陵(今安徽繁昌县)人。康熙举人,史学家,著《读史记十表》、《二楼小习》、《绿影草堂集》。徐克范,字尧民。南阳人。十表是同友人商榷完成的。《四库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