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通论

五经通论

① 一卷。束晳(约261-303)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人,西晋经学家、史学家。曾作《玄居释》以明志,阐述“道无贵贱”,“守分任性”的观点,深受张华推崇。元康中,任司空张华属官、佐著作郎、博士尚书郎等职。元康元年(300)赵王辅政,召为记室。束晳托病辞职归里,广教门徒。晳卒,元城市里为之废业,门生故人立碑墓侧。束晳才学广博,《诗经·小雅》中有“笙诗”六篇,有声而失辞,乃补作《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等六篇,称《补亡诗》。太康时汲郡人盗发魏襄王墓,得竹书古文十车,是魏国史书(史称“汲冢书”),但文已残缺,且为古文,束晳辨析其义,皆有义证。还草创《晋书帝纪》、《十志》;又著有《三魏人传》、《七代通记》、《五经通论》、《发蒙记》、《补亡诗》和《文集》数篇。《隋书·经籍志》载《晋著作郎束晳集》七卷。已佚。明张溥辑有《束广微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晋书·束晳传》载其著作《五经通论》,而不载于隋唐二志。《册府元龟》、《经义考》虽列其书目,却不详载卷数,且别无考证,盖遗佚已久。王谟从《通典》中抄得二条,《初学记》一条,合为一卷。列为“五经总义类”中的一家,以资治经参考。收入《汉魏遗书抄》。② 一卷。束晳(见王谟辑《五经通论》条)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据杜佑《通典》引四节,又引其《与步熊问答》五节,皆阐明“礼服”的含义,再从《春秋正义》引二节,合为一卷。《诗经》中《桃夭》、《摽有梅》二篇和《周礼》中“春会男女”,他认为是说“昏姻不限时”,最切合情理。“夏封诸侯”他认为是“王据月令以非祭统,郑宗祭统而疑月令”,未见有得。又《左传》“五父陀”,司马迁在《史记》中分为二人,他认为是错误的,确有见地。与王谟辑本比较,只两条同;王谟引《初学记》:“男子十六可娶,女子十四可嫁”一条,马国翰未采录。此书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

猜你喜欢

  • 郧县志略

    不分卷,清侯世忠纂修。侯世忠,山西夏县人,举人,官郧县知县。郧县,旧志今无可考。康熙初,县令张杞檄征县志,仅得钞本,乃取康熙八年(1669)仇昌祚新编府志类编,增补附入,至二十二年(1683)侯世忠续

  • 说文假借义证

    二十八卷。清朱珔(1770-1852)撰。朱珔,字玉存,号兰友,又号兰坡,泾县(今属安徽)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改庶吉士,官至赞善。著作尚有《文选集释》等。朱氏认为经典与《说文》文字异同之故,

  • 周礼郑注正字考

    十二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又字焕彩,号直山、渔水、郋园,江苏吴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此书首有自序,称《周礼》“郑注之精深,全在改字”,“故一一为

  • 畴人传三编

    七卷。清诸可宝(生卒年不详)撰。可宝字璞斋,一字迟鞠,浙江钱塘人,同治举人,官至昆山知县。该书继阮元《畴人传》、罗士琳《续畴人传》,复辑三编,共得五十三人,附录多人,包括西方、日本学者在内。现有《南菁

  • 山居代膺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共一卷,分山居、园居、舟居、游居、瓢居、独居、酣居、宵居、睡居、病居十个子目,引前人闲适之语以应附之,其意以示客,故名《山居代膺》。其所引书,有明末陈继儒的《岩栖幽事》。传本少

  • 阳春县志

    十四卷。清姜山修,吕伊纂。姜山,山东单县人,进士,乾隆十九年(1754)任阳春知县。旧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俞文英;至雍正间三度复修。乾隆十九年,姜山莅任,数年间,或咨询采访,或亲身经历,

  • 赐书堂诗稿

    清翁照(1676-1755)撰。作者生平详见《赐书堂集》(辞目)。是诗稿辑诗一百三十余首。从诗稿中之《咏史》、《阮步兵阵拾遗》等显现出多感激、愤怼、奇怪可喜之词。充分表现作者思想和作诗的熟练技巧。是书

  • 印正稿

    六卷。明张信民(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信民为渑池(今属河南)人。为孟化鲤的门人。传授王守仁的“良知”之学,从学者颇众。其门人冯奋庸等录其平日问答议论编为此书。清雍正四年(1726),渑池县知县王箴舆

  • 三场通用引易活法

    九卷。不著撰者姓名。约为南宋人取说易之词,分类编次,以备场屋之用。其内容虽然都是解易之词,但其体例仍为类书。

  • 王恭毅驳稿

    二卷。明王概(生卒年不详)撰。高铨编。王概,字同节,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明正统壬戌年(1442)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恭毅。王概曾为大理寺卿,在参与审判定案的过程中,他平反了许多错案。《王恭毅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