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服释例

五服释例

二十卷。清夏燮(详见《校〈汉书〉八表》)撰。书首有燮自序,略言“丧服之旨,莫先正名,名正而后尊亲之杀、伸降之差,礼所由生,义所由起。至尊之服,则父、君、夫所谓三纲者是,至亲之服,则母及妻子昆弟,所谓一体者是。由尊之之义推之,则祖也适也宗也,此正统不降之例,大夫所同。递降之例,大夫有异,诸侯以上又异,所谓尊降厌降者是。尊降之服,始于大夫,天子诸侯则绝之。然天子绝期以下,而不绝其正统之大功小功,诸侯之于尊同亦然。大夫绝缌而不绝其正统尊同之缌,与降服之缌。厌降之服,始于大夫庶子之为其母。然父为正尊,母为私尊,故母之尊不得伸之于夫,而犹得伸之于其子。……五服之例,经皆著之于书法中,传记注之言,不过推广经例。而《丧服》为周公完书,无佚文无漏义,郑君所谓凡不见者以此求之。窃取其义,撰《五服释例》,以成专门之业”云云(末题“同治七年(1868)著雍执徐,当涂夏燮嗛父叙”)。是书卷一为释尊服例,卷二为释正尊私尊服例,卷三为释不降服例,卷四为释尊降例,卷五为释厌降例,卷六为释专降例,卷七为释殇降例,卷八为释从服例,卷九为释报服例,卷十为释女君与妾异同例,卷十一为释适子庶子异同例,卷十二为释大宗小宗服例,卷十三为释族亲服例,卷十四为释士与大夫以上异同例,卷十五为释吊服例,卷十六为释五服精粗等杀例,卷十七为释五服变除例,卷十八为释兼服变除例,卷十九为释通礼例,卷二十为释变礼例。是书根据《三礼》,网罗众说,凡与服制有关者,皆以类相从,各为卷帙,有参互会通者,有举一相例者,可谓礼类罕见之作,既可使阅者诵者,一目了然,而历来解释争执及有舛误者,亦可于此穷其辨难,而得所折衷。惟于贵臣贵妾之服,仍不主马氏天子诸侯为服之说,而专主郑注为大夫,未免稍泥。清代言礼者颇多,如凌廷堪之《礼经释例》,与是书及《释官》诸作,皆极有功于礼位也,即偶有瑕累,亦不足为病,诚为宝贵之编也。是书有同治七年(1868)刻本。

猜你喜欢

  • 孙文恪集

    二十卷。《附录》一卷。明孙升(约1550前后在世)撰。孙升,字志高,余姚(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孙文恪集》。本书系其子等所编。所收文十四卷、

  • 学孔精言舍汇稿

    十二卷。明孙应鳌撰。孙应鳌,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选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官历陕西副使,四川参政。著有《淮海易谈》。《明史·艺文志》载《孙应鳌汇稿》十六

  • 温州府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李琬修,汪沅、齐召南纂。李琬,曾任温州府知府。按温州,汉、晋时名东瓯、永嘉、缙州,至唐置温州,宋改名瑞安,后复为温州,郡名不一,郡志或称永嘉,或称东瓯、温州,自元以后则皆称《温州志》

  • 廿一史独断

    二十一卷,明张自勋撰。自勋字单庵,南昌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有《纲目续麟》、《卓庵心书》。《廿一史独断》是从廿一史中挑出其失误之处予以纠正,每一史列为一卷。其纠体例之失的占十之三四,纠议论之失的占十

  • 尚书今古文五藏说

    一卷。清胡廷绶撰。胡廷绶字翌屏,安徽绩溪人,生卒年不详。按照《今文尚书》欧阳说,人的五脏(藏)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古文尚书》说则认为,脾为木,肺为火,心为土,肝为金,肾为水。许慎

  • 瓦缶雷鸣

    四卷。清黄家骥撰。黄家骥字跷秋,湖南湘乡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集凡四卷。卷首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其友人程序,“称其纳职黄门,日仆仆于长安红尘十丈中”。大概黄氏曾仕京师。集中诗句颇多俚语。卷一

  • 续医说

    十卷。不著撰人。据考此书为明俞弁撰。俞弁字子容,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爱好论医,集历代掌故逸闻,撰成此书。卷一原医,载述古今良医、医书等。卷二论古今名医。卷三论医理等。卷四阐释名词术语。卷五谈养生之

  • 周易述

    二十三卷。清惠栋(1697-1758)撰。惠栋字定宇,号松崖,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惠土奇之次子,清代《易》汉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其书主要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并且参照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

  • 汲古阁校刻书目

    一卷。明毛晋撰。毛晋(1598-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改名晋,字子晋,号潜在,晚号隐湖,又号汲古阁主人,笃素居士,江苏常熟人。汲古阁为其藏室名,所藏逾八万四千余册。目中附刻有毛晋印记之原本,记

  • 字林考逸校误

    一卷。附《校误补》一卷。清龚道耕撰。参见《字林补本》。是书专为校正任大椿《字林考逸》而作。其缘起是:任书有初印本,有改刻本,互有出入,而讹脱略同;钱钊(字湜江)、诸可宝(字璞斋)虽为校订,不无遗漏。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