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西两晋演义

东西两晋演义

十二卷。题“武林夷白主人重修,泰和堂主人参订”。夷白主人为杨尔曾(详见《东西两晋志传》)号,则该书作者为杨尔曾。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据推测,似是《东西两晋志传》一书修订而成。与《志传》相比,该书将其分条标题改成五十回,每回设偶联题目,均七言,整饬一致。亦不将东、西晋事分成独立两部分,而按历史发展顺序统一叙述。开头始自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浚、王浑灭吴,终于刘裕受禅代晋自立宋,写了晋王朝自建国到灭亡的一百五十多年历史,间杂穿插北魏、前秦等王朝的兴衰更替。该书叙事比《志传》完整一些,线索也较清楚,又补益了一些内容。有明武林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另有明治馆原刊本及清嘉庆四年(1799)敬书堂复明本。1987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校点排印本。

猜你喜欢

  • 玉芝堂集

    九卷。清邵齐焘(1718-1769)撰。邵齐焘,字荀慈,昭文(今江苏省常熟)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居词馆十年,两次充当顺天乡试同考官。年未四十岁,即罢官归乡。自称

  • 尚论张仲景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

    见《尚论篇》。

  • 敬和堂集

    八卷。明许孚远(1535-1604)撰。许孚远,字孟中,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载《明史》儒林传。许孚远之学出于唐枢。冯以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

  • 致用丛书

    二种十七卷。清李宗昉辑。该书所收第一种为清汪志伊编纂之《荒政辑要》九卷,拣选各种古文献中宜古宜今的救荒良法,分门别类,汇辑成书,供后人参考。所收第二种为宋郑克编纂之《折狱龟鉴》八卷,是由明《永乐大典》

  • 潞城县志

    ①八卷。清张士浩修,申伯纂。张士浩字配天,泾阳人,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潞城知县。张士浩掌潞邑时,为政廉惠,尝核减草豆,募垦荒田,且全邑之城池、庙学、桥梁,悉出俸缮葺创修,虽数千金不惜,堪称名宦。

  • 东田漫稿

    六卷。明马中锡(1446-1512)撰。马中锡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今河北故城县)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出为云南佥事,改陕西,升大理少卿。正德初召为兵部侍郎,改南京工部。升左

  • 春秋决事

    一卷。汉董仲舒(详见《春秋繁露》)撰,清马国翰辑。根据《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既老病致仕,朝廷如有大议,派使者及廷尉张汤到他家中去询问,他的论对“皆有明法”。《汉书·艺文志》著录《公羊董仲舒治狱》十

  • 汗筠斋丛书

    四种,二十一卷。清秦鉴编辑。秦鉴字照若,江苏嘉定(今江苏嘉定)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本书刊于嘉庆初年,仅成第一集,又名《兰芬斋丛书初集》,汇辑嘉定钱氏一门著述考订之书共四种:汉郑玄撰、清钱东垣、钱绎、

  • 两垣奏议

    一卷。明中立撰。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属今山东聊城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给事中之职,遇事敢直言,先后抗疏为高攀龙,顾宪成讼冤而被贬为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家居而卒。著有《周易札记》。《两垣奏议》收

  • 尚书欧阳夏侯遗说考

    一卷。清陈乔枞撰。《汉书·儒林传》称,伏生授《尚书》于兒宽,欧阳,大、小夏侯之学皆出于兒宽。到宣帝时欧阳与大、小夏侯之学始立于学官。三家虽同出于一个源头,但却着很大的差异。此书所载三家遗说,一定是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