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志
四卷。清李琰纂修。李琰,直隶高阳(今河北高阳)人,举人,康熙十七年(1678)任知州。旧志始修于明万历间茅一桂,无刻本,仅手缮本一册。李琰到任,聘学正朱仲莲纂修州志,在旧志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州志。《万州志》康熙十八年(1679)刻本。全书共四卷。内容为:卷一舆图志、星候志、地理志、建置志,卷二赋役志、学校志、秩祀志、职官志、名宦志、流寓志,卷三防御志、武略志、选举志、人物志、节烈志、外志,卷四艺文志共十七门。此志文词芜杂,体例亦差,内容简陋,仅粗具概略,属草创。
四卷。清李琰纂修。李琰,直隶高阳(今河北高阳)人,举人,康熙十七年(1678)任知州。旧志始修于明万历间茅一桂,无刻本,仅手缮本一册。李琰到任,聘学正朱仲莲纂修州志,在旧志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州志。《万州志》康熙十八年(1679)刻本。全书共四卷。内容为:卷一舆图志、星候志、地理志、建置志,卷二赋役志、学校志、秩祀志、职官志、名宦志、流寓志,卷三防御志、武略志、选举志、人物志、节烈志、外志,卷四艺文志共十七门。此志文词芜杂,体例亦差,内容简陋,仅粗具概略,属草创。
二卷。此书没有署明撰述人的姓名,所释至“浮于汶达于济”以下就残缺了,可能现存者不是完整的书。书中多采取胡渭《禹贡锥指》之说,但并不尽从胡氏,对胡氏之说中不当处,也提出疑问,且旁加引证,下以己意。但作者
九卷。宋刘宰(1167-1240)撰。刘宰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绍熙进士,官至泰兴令。反对韩侘胄出兵攻金,理宗立,辞官引退,在乡有义举。为文淳古质直,除本书外,尚有《漫塘文集》等著
三卷残本。清佚名撰。是书首题曰《太宗本纪》,改题曰《大清太宗文皇帝本纪》。始于崇德元年(1636)四月,讫于四年(1639)十二月。上加签条:此书为史馆据实录所修之本纪,经修改而成书。有北平图书馆藏稿
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大部分内容记述金石考证、诗词评论方面的内容,其它方面则记载了一些掌故、版本、名人轶事之类内容。作者所著笔记较多,此书可与作者的另外几本金石词话类书互相参证。书中所载的写本《白石
六卷。黄逢元(1862-1925)撰。黄逢元,字少云,号木父,湖南善化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广西侯补县令。逢元博涉传记文字,时有精思。是卷中骈骊之作,颇以词华富赡见长。只是文格未能俊拔,
二卷。唐姚合(775-854后)撰。兆合字号不详,陕州峡石(今河南陕县南)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官秘书少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也称“武功体”。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喜
六卷。清王绍兰(详见《周人经说》)撰。本书卷一为《周礼》,卷二为《礼记》,卷三,卷四、卷五为《左传》,卷六为《公羊》、《穀梁》。其考订经义,颇多可取之处。如“共簠簋”一条,认为《毛传》据内因此簋圆簠方
十一卷。美国史砥尔(生卒年不详)撰,美国潘慎文(1850-1924)译,山阴谢洪赉(1873-1916)笔述。潘慎文,美国监理公会教士。1875年来华,先在苏州传教,1896年调任上海中西书院院长,1
一百卷,五代王溥撰。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五代后周至宋初“十年作相”,又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后汉乾珰元年(948),状元及第。隐帝即位后,为枢密使、同平章事郭威幕僚
八卷,清代冉觐祖(1636-1718)撰。冉觐祖见《易经详说》。全书分“附训”、“附评”两部分,前四卷为“附训”,内容是摘录周敦颐《太极图》、《通书》,张载《西铭》、《东铭》,程子《定性书》五部之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