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亦称辛亥广州起义或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自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萍浏醴之役以来,同盟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均遭失败,人力物力受到很大损失,致使部分会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有的甚至转向从事暗杀活动。1910年11月(宣统二年十月)孙中山在南洋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召集一些主要负责人开会,指出革命形势正日益发展,应振奋精神,再图大举,经过统一认识,决定全力以赴发动广州起义。会后孙中山亲自到华侨中募捐筹集经费,并派人到日本购买武器。黄兴、赵声在香港组织统筹部,联络新军、防营、巡警和广州附近的会党、绿林等参加,还派人到长江流域联络革命团体响应;以同盟会员为骨干组织八百人为选锋(敢死队),在广州设立秘密机关三十八处。以赵声、黄兴为革命军正副司令,计划分十路进攻广州,然后大举北伐,推翻清廷夺取胜利。但在临近发动日期前五天,意外地发生革命党人温生才刺杀清广州将军孚琦事件,两广总督张鸣岐严加戒备,同时又因在海外订购的武器和募款未到,起义被迫延期。黄兴秘密进入广州具体部署,不料运送枪械的人员叛变,秘密机关陆续遭到破坏,形势日益危迫。黄兴等人决定改变作战计划,在队伍尚未集中的情况下,于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发动起义。当时决定分四路突击。黄兴率一百多名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逃走,随后分兵攻袭督练公所等处,与大队清军遭遇展开激烈巷战。但因事先没有广泛发动群众,其他几路也没有按时行动,黄兴所率起义军孤军奋战一昼夜,终以势单力薄,伤亡过重,被清军击败。黄兴、朱执信等负伤后化装逃脱,喻培伦、林时塽、林觉民、方声洞等或作战中壮烈牺牲,或被捕后英勇就义,广州起义失败。此役死难烈士八十六人(一说一百余人),事后收殓烈士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广州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震动全国,影响巨大,不到半年就爆发了结束清王朝统治的武昌起义。

猜你喜欢

  • 夷离毕院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总掌刑狱之政。有夷离毕、左右夷离毕等官。

  • 鲁用田赋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军赋制度的改革。《春秋经》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记载,鲁“用田赋”。一般解释为按田亩征收军赋(包括兵甲、车马之类),它表明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得到政府的认可。但一些学者认为“田赋”

  •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全称南山律宗。因创立者唐道宣住终南山,故名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后此派盛行,简称律宗。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鉴真把律宗传入日本。

  • 永贞革新

    唐顺宗永贞年间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的革新运动。唐代后期,贪官污吏横行,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唐王朝统治岌岌可危。为了拯救唐政府的危机,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统治集团内的一些人相继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永贞

  • 厘钞

    元代纸币名。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开始印行,面值分二文、三文、五文三等。至元十五年,以厘钞不便于民,复命罢印。

  • 高迎样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高迎祥,陕西安塞人,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末年聚众干甘肃东境,称“闯王”,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在安塞起义,转战于甘肃东部及陕西北境。当时起义军头目众多,号称三十六

  • 征辟

    汉代选举官吏的方式之一。朝廷起用高才重名的布衣,而授予官职,称为征;三公、郡国守相起用布衣为官,称为辟。西汉时,皇帝很注意对不愿出仕的士人的征用,常用装饰典雅的车马迎士人来朝。东汉承袭了西汉的做法,尤

  • 文天祥抗元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元军东下,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组织各族抗元武装万人,要求冒死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八月,改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遣师救援临安门户独松关(今浙江安吉东南),

  • 武宗灭佛

    参见“三武灭佛”。

  • 湖口之战

    太平军西征中著名战役。1854年(咸丰四年)太平军西征受挫,退出湖南,湘军步步紧逼,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罗大纲增援,双方在九江、湖口集结重兵决战。太平军先撤湖口守军,诱使湘军水师一百三十余只快船冲入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