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清廷新政

清廷新政

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实行“变法”的“新政”。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逃亡西安的清朝行在政府颁布“变法”上谕,饬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驻外使臣、各省督抚两月内详悉条议复奏。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先后委派奕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瞿鸿禨、袁世凯等为督办政务大臣, 综理“新政”事宜。内外大臣多有条陈,刘坤一、张之洞联衔会奏变法三折影响较大。从1901年至1905年(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清政府所行“新政”有: (1)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裁撤詹事府、通政使司、东河河道总督、及云南、湖北、广东巡抚、粤海关、淮安关、江宁织造衙门,并将直隶州州同、州判、把总等缺一并裁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派庆亲王奕劻总理外务部事务,大学士王文韶为会办大臣,瞿鸿禨为外务部尚书。裁汰各部书吏及州县衙门差役,停止捐纳实官。(2)改良刑律。派员参酌各国法律,考订现行律例。宣布废止苛刑,凡死罪至斩决为止,凌迟、枭首和戮尸永远删除,废止刺字、笞杖等以罚款代替。成立罪犯习艺所,改造盗窃等犯。防止官吏滥刑株连,枉杀无辜,以“结民心” (3)编练新军。诏停武科,裁汰绿营防勇,于各营挑练勇丁改练新军,一律使用新式枪炮,新军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各省成立武备学堂,培养军官。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成立练兵处,派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会办,铁良帮办,练兵处与兵部会同奏定新军各项章制、制订全国编练三十六镇新军的规划。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巡警部,以徐世昌为尚书,督办全国警政。(4)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成立商部,商部成立后,颁发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重订铁路简明章程》、《劝办商会简明章程》、《矿务暂行章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试行银行章程》等一系列振兴实业的章程。同时奏设路矿农务工业各项公司,为振兴商业而提出先振兴农业,提出清查地亩,兴修水利,发展畜牧业,设立农务学堂及农事试验场等措施。并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在京师设立铸造银钱总厂,在天津试办户部银行。(5)停废科举,兴办学堂。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诏废八股文程式,改试策论,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袁世凯、张之洞奏准科举中额按年递减, 三年减尽,以兴学堂,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袁、张等联衔奏准,从次年起废除科举。通令兴办新式学堂,各省、府、州、县书院一律改为大、中、小学堂, 兴办农、工、医、师范各类专业学堂,颁行各级各类学堂章程,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学部,督办全国教育。派遣留学生出洋,奖励自费留学,学成回国,考核后给以进士等出身。清末“新政”意在抵制日益高涨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笼络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挽救统治危机。著有微效,但终未阻挡革命洪流的汹涌前进。

猜你喜欢

  • 巡按使

    1914年5月23日,袁世凯公布《省官制》,改各省民政长为巡按使,主管一省民政。多数由省军政长官兼任。袁世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于同年6月30日改都督为将军的同时,企图以文官兼管军务来限制武人,一部分省

  • 太学

    古代学校名。相传先秦地方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国家的大学称为学,即太学。汉朝初年,因战争造成的困难,使学校教育不够发达。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建议兴学养士,被汉武帝采纳。元朔

  • 东京政变

    金廷内部争夺帝位的斗争。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九月,海陵王指挥大军南下攻宋。行前命太祖之孙赵王完颜雍(本名乌禄)为东京(今辽宁辽阳)留守,而以渤海人高存福为副留守以监视之。完颜雍出兵镇压契丹人民起

  • 成汉

    十六国之一。建初元年(公元303年)李特病死,子李雄称帝,建成国政权,起义军政权蜕变为封建割据政权。李雄死后,子侄争夺帝位,相互残杀。汉兴元年(公元338年)李寿自立为帝, 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成汉

  • 明修长城

    为了防御蒙古贵族统治者的袭扰,自洪武(公元1368年—1398年)至永乐(公元1403年—1424年)时期,在东自辽东,西抵嘉峪关的沿边地带,先后设置了九个要镇,称为“九边”。又在沿边各镇修缮长城,称

  • 石柳邓起义

    清乾隆年间,湘黔地区的苗民起义斗争。湘黔地区的苗族人民在“改土归流”后,身受本族头人、满汉官僚地主的重重盘剥。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贵州铜仁府苗民首领石柳邓领导苗民,以“逐客民(满汉官僚、地主

  • 废止科举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清政府宣布“变法”,实行“新政”。内外大臣复奏多涉及培养人才、改变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问题。清政府于1901年8月(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宣布:科举流弊太多,

  • 王振专权

    宦官王振,初侍英宗于东宫,英宗即位后,命掌司礼监,倍加宠信,呼为“先生”。王振擅作威福,贪污受贿,矫旨引荐同党,陷害政敌,凡是对他不满的人,均遭迫害。公侯勋戚尊他为“翁父”。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

  • 七雄并立

    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连年战争,史称“战国”。其中齐、秦、楚、燕、赵、韩、魏七国强大, 又称“七雄并立”。齐国在东方,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

  • 中法停战条件

    即《中法和议草约》,因在巴黎签订,法文本称《巴黎议定书》。1885年4月4日(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九日)清政府谈判专使、英籍税务司金登干与法国外交部政务司司长毕乐于巴黎签订。共三条:两国遵守188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