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后,农民政权日益明显地走上封建化的道路,农民领袖的思想也随之而逐渐地蜕化。天王洪秀全梦想“定天下于一尊”,集大权于一身。东王杨秀清则居功自傲,挟制天王,欺侮同僚,专擅跋扈。1856年6月(咸丰六年五月)太平军摧垮清军江南大营, 天京城围暂解。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个人权威思想恶性发展。他假托天父下凡,公然逼迫天王洪秀全亲至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佯为应允,暗中密诏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回京“勤王”。9月1日(八月三日)深夜,北王韦昌辉伙同燕王秦日纲领兵三千秘密赶回天京。翌晨,包围东王府,刺杀杨秀清及其家属。韦昌辉故意扩大事态,残杀杨秀清部属和群众二万余人,旋即总揽军政大权,专权跋扈更甚于东王。不久,翼王石达开自武昌前线返回天京。他目睹天京的惨景,怒不可遏,斥责韦昌辉妄杀无辜。韦昌辉为了独揽大权,又动了新的杀机,想把石达开杀掉,石达开闻讯连夜缒城出逃。石达开至安庆,起兵讨韦, “以肃清君侧”。由于石达开大兵压境和朝内群起反韦,加上韦昌辉举兵围攻天王府,妄图加害天王,夺取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洪秀全才下诏诛韦。韦昌辉伏诛之后,石达开回到天京,奉诏提理政务。但洪全秀对石达开“疑忌”重重, “不授以兵事”,并重用他平庸无能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借以牵制石达开。1857年6月(咸丰七年五月)石达开负气出走。他沿途张帖布告,要求全体军民在他与天王之间作一抉择,结果有十多万太平军精锐部队跟随石达开走上了分裂道路。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猜你喜欢

  • 三征日本

    元朝对日本的侵略战争。元初,忽必烈多次遣使日本,谕其来朝。日本镰仓幕府拒不答复。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三月,忽必烈命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凤州镇)经略使忻都、高丽(今朝鲜)军民总管洪茶丘率军一万五千

  • 梁氏专权

    又称梁氏之变。汉章帝时,梁竦女为贵人,生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梁氏蒙恩赏,一门三侯位特进,由此而盛。梁商二女,一为汉顺帝皇后,一为汉桓帝皇后。梁商、梁冀父子以外戚之贵相继为大将军,秉掌汉政二

  • 秋弥制度

    清代皇帝秋季围猎制度。清政府在承德建造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皇帝每年到木兰围场行围射猎,举行秋狝典礼,召集蒙、藏、维等各族王公大臣等上层人物轮流前来参加聚会。在这里联欢赐宴,颁行赏赐。皇帝驰猎,他们陪侍左

  • 赀选

    汉代选官方式之一。赀,即钱财资产。秦代家贫无行者不得推择为吏。汉承秦制,规定拥有赀产十万钱(汉景帝时改为四万钱)以上而又非商人者,向政府交纳一定的赀财,可谋得冗散官位或较低的吏职,以为升迁的阶梯,称赀

  • 拒俄运动

    二十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对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的爱国运动。沙俄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出兵侵占东三省,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与清政府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于一年半内分三期撤退其侵占东北的军队。次年,沙俄

  • 王如起义

    西晋流民起义。晋室“八王之乱”期间,关中部分流民到宛城(今河南南阳)一带就食,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晋将山简、杜蕤,派兵押送流民返回关中。流民被逼无奈,王如率众举行起义。起义群众打败山简和杜蕤,攻占

  • 经今古文之争

    儒家学派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散佚。汉初,除挟书之律,搜求古代典籍,儒家经典逐渐齐全。人们将凭记忆背诵,靠师徒口耳传授下来的五经,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作为教本,称为今文经,把

  • 同光新政

    见“洋务运动”。

  • 鲁作丘甲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一项征收军赋的制度。《左传》记载,鲁成公元年 (公元前590年),鲁国由于受到齐国的威胁,需要加强军事装备, 因而“作丘甲”。丘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甲即盔甲,此处泛指军事装备。“作丘甲

  • 巡阅使

    最早出现在1912年,谭人凤任长江巡阅使。此后则属于军阀割据的官职。其设置出于对大的实力派或军阀的安置,控制范围完全取决于军阀的实力,一属省区性,包括两省的有粤闽、两广、两湖、闽浙等,辖三省的如东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