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大沽之战

大沽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在大沽抗击侵略者的三次战斗。1858年4月(咸丰八年三月)英法联军舰船二十余艘,兵众两千余,在额尔金和葛罗率领下麇集天津白河口外,并于5月20日(四月八日)向大沽炮台发起进攻。守军奋起反击,毙伤敌军官兵数十名,击伤敌舰三艘。清军死伤官兵四百许,直隶总督谭廷襄等高级官员、将领逃跑。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炮台后,直逼天津城下,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6月(咸丰九年五月)英法美三国公使借口进北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共率舰船二十余艘、兵众两千许抵大沽口外,无视清政府指定其在北塘登陆经津赴京的通告,坚持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6月25日(五月二十五日)闯入大沽口, 轰击炮台,陆战队强行登陆。僧格林沁所部守军奋力抵抗,激战一昼夜告捷,重伤英舰队司令阿伯,毙伤敌军四百六十余名,击沉敌舰四艘,伤六艘,敌军败退。经此挫败之后,英法调兵遣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对侵略者却采取“抚驭”政策,不事认真防御。1860年8月(咸丰十年六月)英法联军在防务空虚的北塘登陆,攻占塘沽。8月21日 (七月五日)敌马、步兵万余抄袭大沽炮台,海上敌舰配合作战,直隶提督乐善率军力战捐躯,僧格林沁见大势难支令全军撤退,大沽失陷,侵略军遂于8月24日(七月八日)占领天津。

猜你喜欢

  • 西姆拉会议

    英国对西藏一直抱有野心。辛亥革命时期,英国支持西藏的叛国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以期实现其侵占西藏的阴谋。1912年英国武装护送叛逃的达赖回藏,于1913年1月在拉萨宣布“独立”。北京政府严正声明西藏是“我

  • 四正六隅十面网

    明朝政府对农民军的军事围剿计划。明末农民起义日益发展,明廷震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起用杨嗣昌为兵部尚书。杨嗣昌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以陕西、河南、湖北、江北为“四正”,由“四巡

  • 王猛辅秦

    王猛辅佐苻坚治理前秦的故事。王猛系汉族,出身寒微。苻坚登基前,与王猛志同道合,掌政后即以王猛为中书侍郎、中书令、京兆尹。王猛辅佐其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严厉打击反对改革的保守派

  •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大论战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行机关刊物《民报》,积极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

  • 瀚海都护府

    唐都护府名。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本部(今杭爱山东端),改名为瀚海都护府,统领碛北诸府、州,辖境相当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治所在今蒙古哈尔和林北。总章二年

  • 六筦

    亦作六管。王莽称帝后采取的经济措施之一。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王莽下令对盐、铁、酒、铸钱、五均赊贷和名山大泽等六项事业,由国家统一掌握和征收税金。盐铁专卖是继承西汉制度。榷酒是在每郡专设酒士一人,

  • 望厦条约

    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国近代史上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美国全权公使顾盛以战争相恫吓,胁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

  • 韩信之死

    楚汉相争时, 刘邦、项羽在荣阳、成皋一带对峙。韩信破魏、赵,服燕,攻占齐国,对项羽形成夹击之势,于打败项羽起了重要作用。韩信虏齐王后,自请为假齐王,引起刘邦的不满。但当时刘邦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遂采

  • 中法天津条约

    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附约六款。其主要内容是:公

  • 十常侍

    东汉灵帝时操纵朝政的宦官集团。常侍即中常侍,经常侍奉在君主左右。东汉时的中常侍一般由宦官充当,因此常侍也成为宦官的专用词。汉灵帝时,宦官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