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南衙北司之争

南衙北司之争

唐代后期外廷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的冲突斗争。唐朝官署在皇城,宦官机构在宫城,皇城在南,宫城在北,故朝官官署称南衙,宦官机构称北司。唐初,宦官人少位卑,无权过问朝政大事。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宦官势力大增。天宝末年,玄宗怠于政事,遂委高力士等审阅四方进奏文表,参与政事的裁决与处理。从代宗开始,以宦官充内枢密使,掌管机密,承宣诏旨。肃宗时,以宦官统领禁军。从此以后,宦官典掌禁军成为定制。宦官势力的增长,与朝官的势力发生矛盾,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唐代后期,宦官专权,顺宗、宪宗、敬宗,皆死于宦官之手,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皆由宦官所拥立,宦官的势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文宗时,欲除宦官之祸,先后与宰相宋申锡、李训谋诛宦官均遭失败,文宗忧郁而死。宣宗大中八年(公元854年), 与宰相令狐绹又策划尽诛宦官。令狐绹密奏,对宦官实施有罪勿赦,有缺不补, 自然渐耗的策略。宦官窃见其奏,更加剧了两大集团的斗争。昭宗之时,宰相崔胤谋除宦官,勾结宣武镇(治今河南开封)节度使以为外援,宦官亦勾结凤翔(治今陕西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相对抗,结果朱全忠大败李茂贞,尽杀宦官。不久唐王朝土崩瓦解,南衙北司之争一直持续到唐末。

猜你喜欢

  • 唐赛儿起义

    明初山东农民起义。洪武末年以来,青州(今山东益都)接连灾荒。“靖难之役”中,山东又是主要战场。永乐时,为修建皇宫、开凿会通河,对蒙古用兵时运送粮饷,从山东征派数十万民夫。农民深受苦难。永乐十八年(公元

  • 北凉

    十六国之一。卢水胡贵族沮渠蒙逊建立。沮渠蒙逊叔父仇罗为后凉吕光所杀。神玺元年(公元397年)五月,蒙逊以为叔父报仇为名,起兵反吕光。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南)太守段业为凉州(治今甘肃武威)牧、建康公。

  • 武周代唐

    武则天称帝建周代唐事件。武则天名曌, 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工部尚书武士彟之女,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继位,于感业寺见之,复召入宫,拜为昭仪。武则天素多智计

  • 俄国撤兵条约

    见“交收东三省条约”。

  • 属珊

    辽侍卫亲军之一。述律后(即应天皇后)在跟随太祖阿保机征战,或留守宫帐时,由俘获的蕃汉人户中拣选壮勇约两万人,组建一支侍卫精锐部队, 战斗力极强。因珍视之如珊瑚, 故名“属珊”。述律后死,属珊被改编为御

  •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大论战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行机关刊物《民报》,积极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

  • 中美续增条约

    见“蒲安臣条约”。

  • 治安策

    汉文帝时贾谊提出的削弱诸侯王力量的奏疏。西汉建立后,刘邦错误地认为秦因未封立子弟为枝辅,因而二世而亡。于是他在削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分封了九个同姓诸侯王。文帝时这些诸侯王壮大起来,对朝廷形成严重威胁。

  • 季历为商牧师

    公亶父传位季历(或称王季),正当商王武乙时代,周族和商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季历在商的支持下,对今山西境内的戎狄部落展开了进攻。古本《竹书纪年》说,武乙时代,季历曾“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文丁时代,

  • 襄阳战役

    李自成农民军攻占襄阳的战役。明将左良玉在朱仙镇溃败后,退守襄阳。襄阳在汉水南岸,左良玉派兵驻守羊皮滩和钟家滩,以防农民军涉滩过汉水,又在通往襄阳的路上埋下地雷暗弩。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冬,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