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汉朝时用地方举孝廉的办法征用士人,凡被举孝廉,政府用公车接送入京,后人用“公车”作为入京应试举人的代称。(近年来有人认为“公车”指的是官署,而不是乘公家车马应举之人,因此认为“公车上书”是指举人去官署上书请愿。清以前“公车”已指称举人。)1895年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得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义愤填膺。康有为发动广东、湖南举人签名,于3月28日(三月三日)呈上一封《上皇帝书》,表示坚决反对签约。接着十八省举人在松筠庵集会,决定联名上书皇帝,推康有为代为起草。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万余言的上皇帝书。各省举人六百多名在万言书上签名通过。在这份上书中,康有为以极其悲愤的心情,痛陈《马关条约》的严重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前三项为“权宜应敌之谋,非立国自强之策”,而变通旧法,才是“自强之策”,于是提出富国之法、养民之法和教民之法三项变法主张。又建议载撤冗员,紧缩机构,澄清吏治,改革官制。于每十万户举出“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为‘议郎’供皇帝咨询”、“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 “凡内外兴革大政,筹饷事宜,皆令会议于太和门”,所有人员,岁一更换, “若民心推服”,可继续任用。总之,上书的内容既包括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要求,也包括了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要求。这次上书虽被都察院拒绝,未达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全文已辗转传诵,风行一时,上海、广州等地还特地为此刊印《公车上书记》,广事宣传。各省举人回到本省,也多少传播了这种言论,从而扩大了变法维新思想的影响,要求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次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开端,康有为从此成为全国注目的维新派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 勃极烈制

    金建国后,对原来氏族制时期之贵族议事制度进行改革。太祖阿骨打由都勃极烈(诸部长)改称皇帝。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七月起,又逐步改造都勃堇、勃堇、国相制度,创立勃极烈制,陆续设置谙班(大)勃极烈、国

  • 鸦片战争

    1840至1842年间,英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向中国强行推销鸦片,故称鸦片战争。从十八世纪中叶起,英国即不断扩大对华鸦片贸易,鸦片的泛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人民

  • 成都之战

    刘备进攻益州牧刘璋的战役。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牧刘璋之邀,入蜀镇压汉中以张鲁为首的农民政权。刘备率军三万驻屯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不肯与张鲁交战,意在保存实力,伺机

  • 中法五口贸易章程

    见“黄埔条约”。

  • 赵充国治羌

    羌人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汉朝时,以种落为单位,逐水草而居,主要分布于今西北地区。时而臣服于汉,时而与匈奴联兵攻劫汉朝边郡。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赵充国善骑射,通兵法,熟悉匈奴与羌人情况,汉宣帝

  • 长坂之战

    曹操追击刘备的战争。官渡战后,刘备投奔荆州(治今湖北襄阳)牧刘表、刘琮父子。刘表死后,子刘琮投降曹操,曹操乘势挥军南下。刘备被迫从樊城(今湖北襄樊北)向荆州的军事重镇江陵撤退,途经襄阳,随从兵众达十多

  • 赵犊、霍奴起义

    东汉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四月,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人赵犊、霍奴领导当地农民群众,举行起义。农民群众英勇战斗,打败前来镇压的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刺史和涿郡(治今河北涿县)太守的军

  • 内阁

    官署名。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虽然实现了“乾纲独断”,却深感独自统御天下,不可没有辅臣。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从翰林院等文斡机关中选调官

  • 闽南起义

    见“福建小刀会起义”。

  • 光复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又称复古会。二十世纪初,留日学生和国内倾向进步的青年学生不断掀起爱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904年11月(光绪三十年十月)江浙地区的部分留日学生和有志革命的青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