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转变

转变

说唱艺术。转,讲唱;变,变文,一说指奇异故事或变易文体。转变意为讲唱变文或奇异故事。这是唐代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内容大多是讲说佛经,或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有讲有唱,讲唱文辞散文和韵文相结合,并辅以图画,唐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诗中就有“画卷开时塞外云”诗句,《降魔变文》写卷背面也有斗圣故事图画。这种艺术不但流行于民间,而且进入了宫廷。唐郭湜高力士外传》就记载唐玄宗退位后,经常在西内听“讲经”、“转变”等,可见其在盛唐时期已很盛行。从说唱艺术的发展史看,它是我国较早的一种,与后世之弹词、鼓词等有一定联系。而用来“转变”的底本,就是变文。所以它与唐代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猜你喜欢

  • 范酂

    【介绍】:大和八年(834)进士。历秘书郎、郎中。与李频、刘郇伯有酬和。《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句。

  • 杜诗七言律解意

    清朱瀚、李燧撰。凡四卷。诗之编次约略以时间先后为序,共收诗129首,另有七言律辨赝18首附后。其解类似串讲,以阐诗意为主,兼论作法。诠释词语、典故极简略,然于某句某语,往往征引前人诗句以示杜诗之所本。

  • 李渥

    【介绍】:郡望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宰相李蔚子。咸通十四年(873)进士,历左拾遗、河东节度使郑从谠掌书记、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右散骑常侍。《全唐诗》存其大中间为乡贡进士时所作《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 襄水

    即襄河。岑参《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参见“襄河”。

  • 安期枣

    本指仙人安期生所食如瓜一般的大枣。《史记·封禅书》:“臣尝游东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后遂以“安期枣”为咏仙道之事的典故。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

  • 粉署

    尚书省的别称。又称粉省。钱起《喜李侍御拜郎官入省》:“粉署花骢入,丹霄紫诰垂。”

  • 诸葛觉

    【介绍】:唐代诗人。觉,一作珏。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早年为僧,法名淡然。元和中游洛阳,与李益、孟郊、韩愈、贾岛等交往酬唱。七年(812)归越,孟郊有《送淡公十二首》诗。后游长安,经韩愈

  • 九对

    唐人李峤总结出的诗的九种对仗格式。旧题李峤《评诗格》:“诗有九对:一曰切对,二曰切侧对,三曰字对,四曰字侧对,五曰声对,六曰双声对,七曰侧双声对,八曰叠韵对,九曰叠韵侧对。”

  • 馆陶恩

    指汉明帝刘庄封其妹红夫为馆陶公主的恩典。后用为咏公主的典故。窦常《凉国惠康公主挽歌》:“早加于氏对,偏占馆陶恩。”

  • 话本

    文体名。唐、宋、金、元时代“说话”艺人说唱故事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艺术发展起来的文学样式。唐代已出现“说话”艺术和话本。白居易《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光阴听话移。”自注:“尝于新昌宅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