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序:“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后用以咏美女或女神。陈嘉言《上元夜效小庾体》:“连手窥潘掾,分
出征时发表的檄文;也形容人舍己忠心为国。诸葛亮曾有前后两个出师表。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钱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须传出师表,莫奏式微歌。”
语本《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用为祝人长寿之词。罗隐《钱尚父生日》:“锦玉衣食将何报,更俟庄椿一举头。”
见“一箭取聊城”。
即蒋诩。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参见“蒋诩径”。
【介绍】:唐代女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咸通中为河南功曹参军武公业之爱妾。善音乐,好文笔。与青年赵象相爱,来往频繁,歌咏寄情。事泄,为武公业痛打而死。《全唐诗》据唐人传奇《非烟传》录诗四首;该篇尚有非
幼儿。韩愈《元和圣德诗》:“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郗鉴,晋人,博览经籍,以儒雅著称,曾任尚书令,拜加侍中,官终太尉。永嘉乱时,鉴兄子迈、外甥周翼皆小,鉴常携之就食。乡人亦自饥困,多独延郗鉴,“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事
古称岱山,又称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在山东省中部,绵亘泰安、济南、长清、肥城诸市县之间。主峰在泰安市北玉皇顶。为五岳之一,因地处我国东部,故称东岳。古人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有“五岳之长”
【介绍】:尝梦月坠妆台,觉而能诗、聪慧过人。少失母,随父至扬子江,观端午龙舟之戏,为书生杨达所见,遂以诗传情。自后屡相酬和,来往无间。后姚父忽迁江右,月华仅留诗以别。杨达遍寻江右,终不可得,踪迹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