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贾至

贾至

【生卒】:718—772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幼幾,一字幼邻。郡望长乐(治今河北冀州),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行六。贾曾子。玄宗天宝元年(742),明经擢第,释褐为校书郎,出为单父尉。天宝末,任起居舍人知制诰。安史乱起,从玄宗入蜀,迁中书舍人。至德元年(756)八月,撰传位册文,玄宗曰:“先天诰命,乃父为之辞,今兹命册,又尔为之,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矣。”随韦见素、房琯等奉册文至灵武。肃宗乾元元年(758),坐房琯党,出为汝州刺史。二年(759),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贾至出奔襄、邓,贬为岳州司马。宝应元年(762),代宗践祚,召复中书舍人。二年(763),迁尚书右丞。广德二年(764),转礼部侍郎,知永泰元年(765)上都贡举。加集贤院待制。大历三年(768),改兵部侍郎。五年(770),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七年(772),以右散骑常侍卒,年五十五,谥曰文,赠礼部尚书。贾至于至德时与房琯、严武杜甫游处,至赋《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王维等诗人均有和作。贬岳州,适李白流夜郎遇赦东还,两人泛舟洞庭,互以诗什相慰藉。唐人对贾至诗文,评价甚高。李白将他比作贾谊(《巴陵赠贾舍人》),杜甫称他“雄笔映千古”(《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皇甫湜评曰:“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曳裾鸣玉,立于廊庙,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谕业》)贾至尝自编岳州所赋诗为《巴陵诗集》,见独孤及《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又尝撰《百家类例》十卷,见《唐会要》卷三六。均已佚。《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贾至集》二十卷,《别集》十五卷,至宋后已散佚泰半。《全唐诗》存诗四十六首;《全唐文》存文三卷,《唐文拾遗》补文一篇。文中有后人之作羼入,见岑仲勉《读全唐文札记》。事迹见唐独孤及《祭贾尚书文》,新、旧《唐书·贾曾传》,《唐诗纪事》卷二二,《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生卒】:718—772

【介绍】:

字幼邻,一作幼几,行六,洛阳(今属河南)人。郡望长乐(今河北冀县)。天宝初擢明经第,自校书郎出为单父尉,拜起居舍人。安史乱起,从玄宗入蜀,迁中书舍人。肃宗即位灵武,充册礼使制官。后出为汝州刺史,贬岳州司马。宝应元年(762),召复中书舍人,历尚书左丞、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大历五年(770)迁京兆尹。官终右散骑常侍,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新、旧《唐书》有传。至工诗能文,其诗清丽俊逸,寄托遥深,杜甫誉为“雄笔映千古”。(《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与李白房琯、杜甫等友善。《全唐诗》存诗46首,编为1卷。

猜你喜欢

  •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

    【介绍】:杜甫《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句。郑广文,即郑虔。安史之乱陷贼迫授伪职,今喜其归来同饮。白发丹心,明其忧在君国。杨伦曰:“虔虽伪授水部郎中,能诈称风,旋缓以密章达灵武,故以丹心称之。句亦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介绍】:李白《峨眉山月歌》首二句。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平羌江,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二句写半轮峨眉山秋月,影入平羌江水,缓缓流动。充满诗情画意,神韵清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

  • 王铤

    【介绍】:唐代诗人。铤,一作鋋。生卒年、籍贯不详。大历中为绵州刺史,登越王楼,见乔琳题诗,作而和之。《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三。

  • 风含翠筿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介绍】:杜甫《狂夫》诗句。翠筿(xiǎo小),绿竹。娟娟,美好貌。雨裛(yì义),受雨湿润。红蕖(qú瞿),红色的荷花。冉冉,犹徐徐,淡淡。黄维章曰:“凡净从雨说,香从风说,此常景常意耳。必从风说净

  • 樊冕

    【介绍】:见樊晃。

  • 戎韬

    指兵书《六韬》。相传为姜太公所作。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四:“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 刘禹锡诗文选注

    ①《刘禹锡诗文选注》编辑组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10月版。书前有“前言”,从儒法斗争的角度评介刘禹锡。全书选刘禹锡文14篇,赋3篇,诗79首。每篇作品题下有说明,注释置于每页之下,颇便阅读。注释

  • 遵渚

    《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东汉郑玄笺认为此诗是比喻周公失其职位与凡人处东都之邑。后因以“遵渚”谓贤臣失位。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 文镜秘府论校注

    〔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本书前有插图、像七幅;“前言”部分介绍了弘法大师在中国的修行、交游情况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的贡献,并《文镜秘府论》之价值及本校注

  • 于门

    指西汉于公家族。亦泛指世代尊显的门第。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谢族风流盛,于门福庆多。”参见“于公高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