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西施石

西施石

亦称浣纱石。传说为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石头,在今浙江诸暨城南浣纱溪畔、苎罗山下。楼颖有《西施石》诗。

【介绍】:

楼颖作。西施石,传说中西施浣纱之石,在今浙江诸暨城南浣纱溪畔、苎萝山下。亦称浣纱石李白有《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诗。西施本是封建社会中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却多把亡吴的根源归结于女色,这就在客观上为统治者减轻了罪责。此诗虽未公开作翻案文章,但却在对西施的无限怀念中,对这位无辜女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黄生评曰:“将青苔说得十分有情,将桃李说得十分无色,总是一片痴情迷留其际耳。”又曰:“咏西施石,只就石上生情,不必说到入吴时事,此即唐人诗中元气也。若后人涉笔,定作一篇吴越兴亡论,其诗安得如唐贤包孕有余乎?”(《唐诗摘钞》)

猜你喜欢

  • 耳顺

    指六十岁。语本《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有《耳顺吟寄敦诗梦得》诗。

  • 百尺竿头

    本指树在船头上挂五两测风的高竿。吴融《商人》:“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后多与“更进一步”连用,表示不满足已有的成就,要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五灯会元·天童净全禅师》:“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

  • 裴晋公

    【介绍】:见裴度。

  • 冯道

    【生卒】:882—954【介绍】: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三度入相,虽显赫而以持重著称。卒谥文懿,追封瀛王。好学能文,诗作浅显而富于哲理性。新、旧《

  • 孔周

    孔子与周公的合称。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生平企仁义,所学皆孔周。”

  •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介绍】:柳宗元作。时柳宗元谪居永州,深秋清晨,行南谷,经荒村,一路见闻,有感于怀而作此诗。意谓踏着深秋的朝露,行于南谷幽壑,黄叶覆盖了溪桥,荒村唯有古木,寒花也已凋疏,溪水也快断流。我已远离宦海,超

  • 天随子

    【介绍】:见陆龟蒙。

  • 永嘉作

    【介绍】:张子容作于被贬乐城(在今浙江温州)尉时。永嘉,即今温州。诗写自己因不善做官被贬荒远之地,并对该处的恶劣环境作了描写。写景生动,情景交融。

  • 早发龙沮馆舟中寄东海徐司仓郑司户

    【介绍】:独孤及作。一作朱放作。诗写秋风萧瑟中与友人楚地相别留恋不舍之心情。金圣叹评曰:“看他一头发,一头自怨其发。……既发之后,风利舟驶,顷刻已非二子夜来分手之处,于是不胜凄惋,反更停舻也”(《贯华

  •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介绍】:温庭筠作。一作《下第寄司马札》。这是温庭筠落第后写给及第友人的一首诗。庭筠富有才华,尤长于诗赋,但因无人援引,又加生性傲岸,得罪权贵,故屡举进士不第。诗中自伤自怜,道出了备受压抑士人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