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虬髯客传

虬髯客传

杜光庭作。见《太平广记》卷一九三,收入《顾氏文房小说》。作者《神仙感遇传》题作《虬须客》,文字较简略。本篇大约作于唐末,叙写“风尘三侠”李靖、红拂妓和虬髯客结交与分离的传奇故事。写的虽是隋末故事,却曲折反映了晚唐天下混战、群雄竞逐的社会现实,是豪侠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篇。小说以细致笔触刻画出李靖胆大心细、胸有城府以及红拂才貌超群,慧眼识英雄。主角虬髯客被描绘为令人惊心骇目的怪杰,他善于审时度势,憎爱分明,任侠仗义。这一形象思想内涵较丰富、复杂,具有神秘意味,其行为所造成的悬疑,引人入胜。小说反映了乱世中的人民反对割据、要求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的理想愿望,也包含有君权神授的宿命论思想与封建正统观念。艺术技巧精湛、独到。结构布局浑然一体,情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最后雾障消除,主题托出,收到振奇可喜的效果。人物言行细节也写得很出色。红拂女慧眼识英雄已成为文坛佳话与流传成语。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有明代张凤翼和张太和先后写的《红拂记》传奇、冯梦龙的《女丈夫传奇》、凌濛初的《红拂三传》杂剧等。以风尘三侠为题材创作的诗与画也有不少。

猜你喜欢

  • 惠广大师

    【介绍】:见归晓。

  • 差参

    (—cēn)同“参差”。不齐;差错。韩愈《孟生诗》:“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

  • 东南竹箭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三国志·吴志·虞翻传》:“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新著《易》注。融答书曰:‘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后因以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介绍】:刘禹锡于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任,赴京途中,与白居易在扬州相逢,白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自居易集》卷二五),刘作此诗酬答。白诗为禹锡寂寞蹉跎而抱屈,情调稍显消沉,而此诗既表现

  • 韦弦佩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后因以“韦弦佩”比喻时刻怀警戒自我约束之心。杜牧《送杜赴润州幕》:“直道事人男子业,异乡加饭弟兄心。还须整理韦弦佩,莫独矜

  • 潘鱼

    晋潘岳曾作《悼亡诗》哀痛妻子之亡,其一首曰:“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后因以“潘鱼”比喻夫妻间一方丧亡。沈佺期《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

  • 进学解

    唐韩愈作。宪宗元和八年(813)作,时愈为国子博士。《旧唐书》本传:“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解。”按愈自贞元十八年(802)至是,已凡三为博士,心怀不平,乃设为国子先生与

  • 淮南食时

    《汉书·淮南王传》载:西汉淮南王刘安有文才,汉武帝命他作《离骚传》,早晨受诏,中午吃饭时就完成了。后因以“淮南食时”指敏于撰述之典。李瀚《蒙求》:“淮南食时,左思十稔。”

  • 撩乱

    ①多而纷乱。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梵志《撩乱失精神》:“撩乱失精神,无由见家里。”②交杂,错杂。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③

  • 杜元志集

    文集。唐杜元志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杜元志集》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