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

【介绍】:

杜甫于大历元年(766)秋在夔州作。秋兴之兴,读去声,是感兴、发兴之意。杜甫漂泊多年,寓居夔州,往事历历,时萦胸臆。值兹秋日,见草木之凋谢,景物之萧森,触景伤情,引发了对长安的思念与回忆,写下了这组联章体七律。这组诗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四首是过渡。前三首以咏夔州秋景为主而遥忆长安,夔州详而长安略;后五首以回忆长安为主而回应夔州,长安详而夔州略。八首的中心思想是“故国之思”。所思之情事,广泛而又具体,基本内容是,长安盛衰之变,个人遭遇之感。然国事多而己事少,体现了杜甫忧国忧乱忠君爱国的一贯思想。俞场曰:“身居巫峡,心忆京华,为八诗大旨。曰‘巫峡’,曰‘夔府’,曰‘瞿塘’,曰‘江楼’、‘沧江’、‘关塞’,皆言身之所处;曰‘故国’,曰‘故园’,曰‘京华’、‘长安’、‘蓬莱’、‘昆明’、‘曲江’、‘紫阁’,皆言心之所思,此八诗中线索。”(《杜诗镜铨》卷一三)《秋兴八首》是杜甫惨淡经营之作,艺术上堪称登峰造极。沈德潜曰:“怀乡恋阙,吊古伤今,杜老生平,具见于此。其才气之大,笔力之高,无风海涛,金钟大镛,莫能拟其所到。”(《杜诗偶评》卷四)

猜你喜欢

  • 王嘏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唐音癸签》卷三〇作五代人。有《王嘏集》十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作品已佚。

  • 崔颢诗注 崔国辅诗注

    万竞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出版,6.5万字。本书为《唐诗小集》丛书之一。《崔颢诗注》以北京图书馆所藏明铜活字本《唐人集》中的《崔颢集》为底本,编次亦依此本,而参校有关各本。共收诗42首。

  • 席上儒

    谓有才德的儒士。权德舆《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自得寰中辨,偏推席上儒。”

  • 国际柳宗元研究撷英

    梁超然、谢汉强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本书为1993年柳宗元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共收录论文44篇。这些论文从政治思想、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思想、文学创作、历史观、人格研究及柳宗

  • 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

    【介绍】:罗隐《广陵开元寺阁上作》诗句。刘安,汉文帝弟刘长之子,袭封淮南王,传说得道成仙,家中鸡犬随之升天。广陵,即今江苏扬州。隋炀帝曾兴师动众,数次到扬州游幸。因在扬州开元寺怀古,遂及之。明王昌会谓

  • 剡县

    古县名。即今浙江嵊州。汉代属会稽郡。唐武德时改置嵊州。后复剡县,归越州。其地多山水名胜,著名的有天姥山和剡溪。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六:“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 巴歌

    同“巴唱”。钱起《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定笑巴歌拙,还参丽曲余。”

  • 读杜小二笺

    清钱谦益撰。《读杜小笺》三卷,《读杜二笺》二卷。小笺笺诗60首,二笺笺诗35首,均不录原诗,只录所笺释之诗句,乃钱氏随手所作的读杜笔记。初收入钱谦益之《初学集》。1911年国学扶轮社印有二书合刊的铅印

  • 罗隐集校注

    潘慧惠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为该社重点图书《两浙作家文丛》之一。该书是罗隐集的首注本,对罗隐著作的各种版本作精心校勘,择善而从,在原集基础上补辑佚诗19首,杂著数十则。对罗隐的近50

  • 崔知悌

    【生卒】:?—681【介绍】: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高宗时官至中书侍郎。仪凤元年(676)为尚书左丞。四年(679),迁户部尚书。永隆二年(681)卒。《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崔知悌集》五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