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棨

王棨

【介绍】:

字辅之,一作辅文,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人。咸通三年(862)进士。曾任大理司直、太常博士、水部郎中。黄巢占领长安后,入淮南高骈幕府,后或传归终于乡里。《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21首。

【介绍】:

唐代辞赋家。字辅之,一作辅文。福州福唐(今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大中十一年(857)初应京兆府试,以《三箭定天山赋》中第二名。因京兆尹作梗,未获荐送。咸通三年(862)进士及第,试《倒载干戈赋》、《天骥呈材赋》。辟福建团练判官,检校监察御史。约咸通九年(868),辟江西团练判官。乾符二年(875),平判入等,授大理司直。除太常博士,迁水部郎中。广明元年(880),东归故里,卒。世称王郎中。据《桂苑笔耕集》,高骈幕下亦有王棨,是否一人,难以臆定。工赋,现存辞赋及表现特定生活的抒情赋数量居晚唐作者之首,是晚唐律赋名家。赋风清婉,托意奇巧。《江南春赋》感叹齐梁亡国,托古讽今,对偶精工,尤有名。《贫赋》、《凉风至赋》等开拓了律赋的新领域。《白雪楼赋》是现存最早赋写私家楼阁之作,与王泠然汝州薛家竹亭赋》共同开后人叙写私家楼阁之风。《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王棨诗》一卷,已散佚。宋时有《麟角集》一卷(附省试诗),有清人辑本传世。《全唐文》存律赋二卷,《全唐诗补编》存诗二十一首。事迹见唐黄璞《王郎中传》。曾广开等有《王棨考》。

猜你喜欢

  • 羲献

    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并称。二人皆书法名家。李都《戏答朝士》:“应笑钟张虚用力,却教羲献枉劳魂。”

  •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介绍】:杜甫作。这组七言歌行,是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由秦州(今甘肃天水)携家寓居同谷(今甘肃成县)时所写。这是他一生中生活最困苦的一年。组诗叙写了他极度穷困的生活状况和对弟妹的刻骨思念,诚

  • 江南逢李龟年

    【介绍】:杜甫大历五年(770)春流寓潭州(今湖南长沙)时作。李龟年,玄宗时著名歌唱家。安史乱后,流落江南,与杜甫相遇,遂有此诗。或谓非杜甫作,尚待详考。此为杜甫七绝名篇。诗写今昔盛衰之感,身世蹉跎之

  •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介绍】:李白作。泾县,即今安徽泾县。陵阳溪,在陵阳山下,在泾县西南一百三十里。涩滩,在泾县西九十五里,因其溪怪石峻立,如虎伏龙蟠,舟船难行,故称涩滩。此诗形象地写出了陵阳溪至涩滩一段溪水湍急,河滩狭

  • 封彦卿

    【介绍】:唐代诗人。字峙元。其先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生卒年不详。封敖子。大中元年(847)应进士试,主考因其父居重位,未予及第,奏请定夺,经复试,所试文字均合格,给予进士及第。六年(852)至九

  • 晚山堂选唐诗

    明徐维桢编。维桢,字广安,约为明中后期人。《晚山堂选唐诗》,六卷。只选唐人七古、五排、五绝、七绝等四体诗,对每一诗体的发展变化在目录中均有概述,而在七古、七绝前更各有一段《题词》,再次申述对此两种诗体

  • 借前筹

    楚汉战争时,郦食其曾向汉王刘邦献对付项羽的计策,刘邦向张良询问郦食其之计是否可行,张良认为其计不可行,且“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见《史记·留侯世家》。后因以“借前筹”指谋划筹措,提出策略、计谋等。高适

  • 曹松

    【生卒】:830?—?【介绍】:字梦微,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昭宗光化四年(901)进士及第,时年已逾七十,当年尚有王希羽、刘象等四人同时登第,皆年迈,时人号“五老榜”。授松校书郎。其诗多行旅感怀之作

  • 孙愿

    【介绍】:见孙頠。

  • 蒋凝

    【介绍】:唐代辞赋家。字仲山。江东(今苏南、浙北一带)人。生卒年不详。约大中十三年(859)赴长安应试,经襄阳,谒节度使徐商,试《岘山怀古》,即席而成,为温庭筠所称誉。咸通中进士及第。乾符中应宏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