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夫。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载:周平王东迁时,“辛有适伊川,见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白居易《时世妆》:“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介绍】:杨巨源作。一作《和练秀才杨柳》。折杨柳送别以喻惜别,本属平常文心,而此诗只写杨柳春风,除“立马”外,无一字涉及“别离”,恍惚读之,似惜别,又似惜杨柳,正所谓因景造情,婉而多致。
【介绍】:新罗(今属韩国)人。仕唐,任入新罗宣慰副使、兖州都督府司马。会昌元年(841)为淄州长史。《全唐诗逸》卷中收诗2句。
【介绍】:五代时人。后蜀广政二十年(957)任简州清化军镇遏使。《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介绍】:一作许郴、许琳,疑有误。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与诗人郑谷为同时人,因累试不第,飘游至老而归,郑谷有《闻进士许彬罢举归睦州怅然怀寄》诗相赠。咸通间与张乔等齐名,擅为五律,而气格卑下,无甚可观。
【介绍】:皮日休作。陆龟蒙有《风人诗》四首,此为皮日休和诗。风人,杂体诗的一种。六朝乐府《子夜》、《读曲》等歌,语多双关借意,以本风俗之言,唐人谓之风人体。上句借引他语,下句申释本意。这三首短诗,皆含
①攀援桂树或攀折桂枝。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之一:“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②同“攀桂枝”。杜淹《寄赠齐公》:“佩兰长坂上,攀桂小山前。”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有
【生卒】:775?—835【介绍】:自号玉川子。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济源(今属河南)人。早岁隐居,后寓洛阳,曾得韩愈接济。与孟郊友善。“甘露之变”时适宿宰相王涯家,遂共罹难。《新唐书》有传。其诗惊
【介绍】:赵嘏《晓发》诗颈联。二句描绘出一幅深秋夜景图。出句渲染残星明灭与萤光共映的凄清氛围。对句写中夜叶落、宿鸟惊飞情景。二句一写静景,一写动景,动静映衬,相资为美。
【介绍】: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诗句。这是诗人被贬岭南时作。黄昏时分,江潮初落,林瘴不开,一片静寂迷濛景象,恰切地表现了远贬荒徼之人惆怅迷惘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