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作。本文作于元和十二年(817)春,作者时为江州司马。通过对庐山草堂的记叙,抒写贬官江州以后的抑郁不平感情。首段叙草堂地址、建堂时间和原因。次段记草堂的结构和陈设。三段细致描绘草堂周围四时美好
【介绍】:李贺《恼公》诗句。形容歌声如春草上的露珠一样圆润。是一种“通感”的手法。钱钟书在《七缀集·通感》中评赏此句曰:“歌如珠,露如珠,两者都是套语陈言,李贺化腐为奇,来一下推移:‘歌如珠,露如珠,
见“陈蕃榻”。
【介绍】:崔峒《酬李补阙雨中寄赠》诗句。苦砌(qì),粗劣的石阶。二句以白描手法描绘了深夜雨滴虫喧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通宵难眠的羁旅之愁。
【生卒】:933—972【介绍】:一作德成,字仲德,其先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家于建安(今福建建瓯)。保大中为南唐池州刺史,后任歙州刺史。开宝五年卒。《全唐诗》存诗2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谓故国,故乡。语出《孟子·万章下》:“[孔子]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梁琼《昭君怨》:“回看父母国,生死毕胡尘。”
【介绍】:见匡白。
【介绍】:卢纶《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因寄关中弟张评事时遇》诗句。桑柘,桑树和柘树,其叶均可喂蚕。落照,落日。二句以白描手法和平实的语言,描写农村郊原秋季傍晚时的田园风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
【介绍】: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开元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科,历官永乐丞、监察御史、岳州刺史等。能诗,其诗曾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张九龄作。綦毋学士,即綦毋潜,时任集贤院直学士。诗通过咏雁从南方来,犹有思越之心,喻己思乡之情,凄切动人。钟惺曰:“亦不用实,字字凄切,字字深远,老杜咏物诸作得此法之妙。深情妙理,触物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