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散文家。湖州(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僖宗至哀帝时人。进士及第。官至太学博士。后归隐湖州。天祐三年(906)、四年(907)间,刺史高澧曾请为校书。与殷文圭友善。博学能文。撰有《丘光庭
水名。有两个源头:出浙江省天目山南者为东苕,出天目山北者为西苕,两溪合流,入太湖。因两岸多苕,故名苕溪。刘长卿有《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诗。
文集。唐刘迥撰。《旧唐书·刘子玄传》附《刘迥传》谓有集五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迥集》五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四首。
见“凤皇台”。
【介绍】:见范憕。
【介绍】:郑谷作。借送行抒发两人老大而仍无所作为,失意不遇,充满身世之感。后两联想象友人行程和归家情景,既写离别之依依,又流露思归之情,意余言外。整篇神完气足,饶有思致。黄生评曰:“春、晓、吴、楚,四
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后因以“蒲柳”比喻人体弱或衰老。杜
〔日〕释显常著。凡三卷。释显常,又称大典法师,日本国僧人,约十八世纪后期在世。是书分上、中、下三卷,选杜诗七律、五律共300余首,多为名篇。其注释简要,文词雅瞻,偶驳诸家注解,亦颇精到。因其为佛家弟子
【介绍】:王梵志作。诗写自耕自食、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活画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家乐!这种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与尔虞我诈、强取豪夺的官场形成鲜明的对比。“遨游自取足,
讽谕的诗句。韩愈《赠崔立之评事》:“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闲官敢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