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唱和

唱和

作诗方式。亦称“唱酬”、“赓和”,作诗与他人酬答,谓之唱和。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自唐白乐天为杭州刺史,元稹为浙东观察,往来置邮筒唱和。”写作唱和诗,古已有之,中唐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更多唱和之作,并裒为专集,如《元白唱和集》、《刘白唱和集》、《荆潭唱和集》(裴度杨凭)、《松陵集》(皮日休陆龟蒙)。唱和诗有两种形式:一、和诗不和韵,如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王维杜甫岑参皆有和作;二、和韵,即用原韵唱和(又有依韵次韵之别)。参“依韵”、“次韵”。

猜你喜欢

  • 杜臆

    明王嗣奭撰。凡十卷。此书是王氏三十七年精研杜诗之结晶。全书不录诗文,但标诗题,笺诗1268首,占全部杜诗十之八九。其命名之意,自云:“臆者,意也。‘以意逆志’,孟子读诗法也。诵其诗,论其世,而逆以意,

  • 面会

    相会,相见。钱起《送费秀才归衡州》:“不畏心期阻,惟愁面会赊。”

  • 柯宗

    【介绍】:见柯崇。

  •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介绍】:李贺《过华清宫》诗句。朱络,红漆的窗格。紫钱,状如铜钱的紫色苔藓。云生遮月,朱漆的窗格暗淡无光,阶石断裂,紫钱般苔藓欹斜横生。二句极写华清宫的荒凉残破景象,也是唐王朝衰败的象征。

  • 舟行怀阎士和

    【介绍】:皎然作。阎上和,字伯均,与皎然友善。诗人睹春景而思友人,以归云喻写相念之情,极得空灵含蓄之妙。

  • 李弘宪

    【介绍】:见李吉甫。

  • 入爨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蔡邕)至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裂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因以“入爨”咏良材桐树。亦代指有才不得展用。李峤《桐》:“不因将入爨。谁谓作鸣琴

  • 花低愁露醉,絮起觉春狂

    【介绍】:元稹《晚宴湘亭》诗句。上句写低垂的花朵上露珠莹莹,似是因愁而醉;下句写柳絮飘扬,尽展春之颠狂。诗句借花借絮写出了赴宴人的醉态、狂态和心底的愁情。

  • 熏穴

    用烟熏洞穴。《庄子·让王》:“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熏之以艾。”韦蟾《上元三首》之三:“熏穴应无取,焚林固有求。”后亦以“熏穴”为

  • 袁郊

    【介绍】:唐代小说家。字之乾(一作之仪)。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生卒年不详。宰相袁滋子。咸通中,累官祠部郎中,后为虢州刺史。郊与诗人温庭筠友善。咸通九年(868)撰成传奇集《甘泽谣》。此书多记仙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