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体肤诠
清毛张健编。张健,字今培,号鹤汀,太仓(今属江苏)人,康熙朝贡生,曾官安徽祁门县训导。《唐体肤诠》,四卷。专选唐人112家七律诗400余首。略初、盛而详中、晚。诗后无注有评,或双行夹评,或尾批。卷前有毛氏《丹黄余论》一文。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刻本。
清毛张健编。张健,字今培,号鹤汀,太仓(今属江苏)人,康熙朝贡生,曾官安徽祁门县训导。《唐体肤诠》,四卷。专选唐人112家七律诗400余首。略初、盛而详中、晚。诗后无注有评,或双行夹评,或尾批。卷前有毛氏《丹黄余论》一文。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刻本。
明梅鼎祚选辑,屠隆集评。见《李杜二家诗钞评林》。
古歌名。《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入秦行刺秦王,太子丹在易水畔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因以“易水歌”为咏壮士之典。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
本指遇风飞转的干枯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后因以喻指散乱的头发。薛涛《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侬心犹道青春在,羞看飞蓬石镜中。”
见“避骢马”。
【介绍】:孟浩然《夜渡湘水》诗句。二句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夜渡湘水时的感受,紧扣“夜”字和湘水风物特色,恰切而生动。
【介绍】:元结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时。舂陵,汉代县名,故城在今湖南宁远附近,隶属道州。广德元年冬,道州被“西原蛮”(当时少数民族)攻破。劫后的道州田园荒废,民生凋敝。但官
【介绍】:姓名无考。唐末人,曾在京为官,《全唐诗》存诗1首。
指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两人都长于词,语言晓畅,侧重白描,具有抒情诗味,后人并称之为“南唐二主”。李煜成就尤为杰出。宋人辑有《南唐二主词》,近人编有《南唐二主全集》。
【介绍】:王维作。见《送沈子归江东》。
【介绍】:唐代文学家。华阴(今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杨慎矜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及第,二十二年(734),登博学宏词科。是年试题为《公孙弘开东阁赋》,谏作今存。历仕永乐丞、监察御史、岳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