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南海(治今广东广州)人。生卒年不详。唐末人。性狂放。以布衣游漳州,常于席上喧酗。乡饮日未获召,作翻韵诗赠刺史崔某。《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下。
【介绍】:杜审言作。见《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选集。清林鄂弼编。十卷。卷端有林氏撰于乾隆十年(1745)的序,阐书名曰“存雅”意,略与“别裁”同。是书自魏徵始,至杜甫止。专选初、盛人诗,其中李、杜各占一卷。无笺注、评点,仅有极简之诗人小传。有乾隆
【介绍】:杜牧《送隐者一绝》诗末二句。是说世间最公平的只有头上的白发,因为在贵人头上也不放过。除此之外,世间就没有公道可言。这是杜牧由送隐者而有感,进而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抨击。宋人胡仔称:“盖穷人不偶
【介绍】:见张籍。
【介绍】:唐代诗人。字中明,一作仲明。籍贯有京兆(治今陕西西安)、郃阳(今陕西合阳)二说,今人或以为湘(今湖南)人。生卒年不详。父为左军军将。应进士举,因出身寒素,屡试不第。咸通中,同辈十人交结宦官,
谓朋友寻访。事出晋王徽之雪夜泛舟访戴逵之典。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参见“子猷”。
①指与繁花接近。刘希夷《江南曲八首》之一:“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②因荣获君王的知遇而名位显达。白居易《答故人》:“见我昔荣遇,念我今蹉跎。”
常有疾,老子去看往他。常指示老子看他的舌头尚在而牙齿已落了,老子从而悟出舌头以柔软而存,牙齿以刚硬而落的道理。见汉刘向《说苑·敬慎》。后因以“舌为柔”比喻能委曲忍让才能保全自己。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
【生卒】:?~679【介绍】: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为李白前妻许氏祖父。为人饶有器度,雅好艺文。进士出身。贞观中历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给事中。高宗显庆时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龙朔中